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是痣還是癌/台大拍照上傳 秒讀知結果

    台大醫院與科技業者合作,運用人工智慧協助醫師判讀臨床上容易混淆的皮膚疾病。(記者林惠琴攝)

    台大醫院與科技業者合作,運用人工智慧協助醫師判讀臨床上容易混淆的皮膚疾病。(記者林惠琴攝)

    2019/06/27 05:30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台大醫院與科技業者合作,運用人工智慧(AI)協助醫師判讀臨床上容易混淆、不易診斷的皮膚疾病,只要拍下病灶照片上傳,幾秒鐘結果就能出爐,有利加速臨床診斷,降低不必要的患者病理切片。

    降低不必要的病理切片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表示,在臨床上,許多皮膚疾病很難單靠肉眼診斷,最不容易辨識的像是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與痣,以及鱗狀細胞癌與濕疹;另有良性的脂漏性角化症/老人斑常見惡形惡狀,從外觀判斷可能以為是惡性,做了不必要的侵入性病理切片。

    難診斷的皮膚病 AI助判斷

    詹智傑指出,為提高皮膚疾病診斷的精準性,台大醫院與科技業者開發皮膚科疾病分類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蒐集上千筆病灶資料,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經模型訓練、測試,成功發展出可在臨床應用的手機App。

    詹智傑說明,目前已在台大醫院皮膚科門診驗證試用中,醫師輸入病歷號、對準病灶拍照、勾選欲判讀位置,再上傳至內部雲端,幾秒鐘就會回傳系統診斷結果,包含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痣、脂漏性角化症/老人斑,或是正常、其他,準確率已可達到九成,未來會再進一步拓展到其他皮膚疾病使用。

    詹智傑強調,一個疾病診斷包含視診、問診、觸診,人工智慧可協助視診,提高病灶判斷精準性,可能改變過去醫師不容易判斷的病灶只能透過病理切片協助確診的情形,有機會降低不必要的病理切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