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應用定向演化 3人獲諾貝爾化學獎

化學獎得主檔案

化學獎得主檔案

2018/10/04 06:00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三日揭曉,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成為諾貝爾獎史上第五位摘下化學獎桂冠的女性,贏得獎金四百五十萬瑞典克朗(約一千六百萬台幣);美國密蘇里大學教授史密斯(George P. Smith)、英國劍橋大學學者溫特(Sir Gregory P. Winter)各獲獎金兩百二十五萬瑞典克朗(約八百萬台幣)。

阿諾德開創蛋白質演化 為新藥奠基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彰三名分子生物學家「在試管裡應用達爾文的原理」,透過應用定向演化理論,開創酵素定向演化、胜肽及抗體之噬菌體表現(phage display)技術,廣泛應用於人類抗體藥物研發、炭疽、狼瘡、癌症治療等領域。

阿諾德主攻生物化學、生物工程學等領域,一九九○年代初期應用定向演化理論,透過二甲基甲醯胺(DMF)誘發酵素(酶分子)突變並進行篩選,開創「酵素定向演化」技術。此技術能重新設計酵素分子,創造出這些蛋白質分子在自然環境中不具有的功能。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阿諾德革命性的突破,讓研究者能以對環境更友善的方式生產新藥與再生燃料。

史密斯基因研究 找出專一性噬菌體

主攻細菌學、免疫學等領域的史密斯,現為美國密蘇里大學生命科學教授,他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謙稱,諾貝爾獎得主幾乎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上,「我的當然也是」。史密斯同樣應用定向演化理論,精進基因改組(DNA shuffling,也稱基因洗牌)技術,開創「噬菌體表現」研究方法。「噬菌體表現」是利用噬菌體的外殼蛋白基因為架構,插入抗體基因上與抗原結合區的部份,再利用基因洗牌方式任意修改這段基因,建立噬菌體基因庫並從中篩選,找出可以表現對抗原具有高專一性結合的噬菌體。

溫特開發免疫疾病藥物復邁單抗

溫特則利用「噬菌體表現」成功開發出第一款可用於人類的免疫疾病藥物復邁單抗(adalimumab),引領炭疽、狼瘡、癌症治療等其他藥物的開發。「噬菌體表現」技術的應用不只能對抗自體免疫疾病,某些情況下甚至能治療轉移性癌症。

溫特目前是劍橋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實驗室學者,他說,早年曾遇到一位接受他實驗性抗體治療的癌症女病患,不斷感謝他給了她多一點時間,使他體認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