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聖嚴法師/逾5千人 植存在法鼓山

法鼓山更從聖嚴法師骨灰植存在法鼓山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後,帶動植存風潮。(資料照)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近年喪葬大吹環保風,不少民眾改採樹葬或植存方式追思先人,法鼓山更從聖嚴法師骨灰植存在法鼓山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後,帶動植存風潮,是全台首座植存專區,預約一度要排隊等半年。
法鼓山義工鄭文烈表示,1994年聖嚴法師就提倡佛教聯合奠祭,強調以佛號聲代替樂隊聲、以助念關懷小冊子代替毛巾、以火葬代替土葬,落實禮儀環保,但因為佛教聯合奠祭需要大量義工,法鼓山開山後(2005年),聖嚴法師改推植存環保葬觀念,至今已有逾5000人選擇在此植存。
所謂植存,就是將骨灰灑在草地上挖好的洞穴裡,不立碑也不留名。聖嚴法師也有考慮到國人傳統,忌諱馬上翻土,因為馬上去挖他的墳是不敬的,目前大概1、2年才翻土。
是否有往生者家屬植存後才後悔?鄭文烈說,會很清楚告知家屬,植存後骨灰就無法再要回去了,植存前也會有影片說明,的確曾經發生過,家屬們聽完說明後有爭議,當下就請回了,但並沒有放下去才後悔的。
原本一天只能植存2人,最近開放一天可以植存4人,民眾頂多等一個多月就可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