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年投11億發展課程 中小學包場電影院、辦禁抖音模擬公投
教育部年投11億發展課程,中小學課程創新五花八門,桃園市南崁國中舉辦禁止抖音模擬公投,有學生研究後認為抖音影響太大而力主禁止。(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宜蘭報導〕生成式AI科技和少子化都對中小學教育形成挑戰,教育部一年投入逾11億元,發展學校課程與教師專業,1300多所中小學受惠,例如宜蘭縣北成國小包場電影院帶學生賞析影片,桃園市南崁國中舉辦禁止抖音模擬公投,有學生研究後認為抖音影響太大而力主禁止,也有老師寫釣魚程式三兩下騙到學生個資而展開素養課程。
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今在宜蘭舉行,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美國哈佛大學最近研究生成式AI發現,使用生成式AI者特別是少數民族,可更腦力激盪而產生創意,面對生成式AI等科技快速變及少子化巨大挑戰,教育部和各地方教育局是協力伙伴,共同依上路6年的108課綱培育人才,教育部也會投入資源創新課程,使學生適性自信地學習而邁向未來。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蔡宜靜說明,為協助國中小發展「以學生為主體」課程,每年挹注逾11億元經費,提供學校支持,並透過補助學校發展彈性學習課程,帶領學校教師進行共備及教學創新,以豐富學生視野。
宜蘭縣北成國小校長劉珀伶在會分享,將媒體素養列為5至6年級的校訂課程,從紀錄片及影音賞析,導入AI、剪輯、編輯等知能,讓學生透過影像紀錄及街訪,與家鄉環境深度互動;組長李易倫表示,「老師講的囉哩叭嗦,不如讓學生去看場好電影。」5、6年級學生可以觀賞「不老騎士」電影,甚至校方包場電影院,以提高學生的媒體素養。
桃園市南崁國中校長許菀玲表示,在「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協助下,成立包括數學、國文、自然等7個領域的媒體識讀教師社群,並聘請專家入校協助,開發媒體素養主題課程,透過識讀產品廣告用詞、新聞訊息及模擬公投活動等,培養科學態度及批判性思考,例如針對學生常用的抖音進行討論和模擬公投,有學生因此發現和了解抖音害了很多人的嚴重事件而力主禁止,課程重點是透過參與體驗,讓學生們對所學有感。
屏東縣勝利國小在1至3年級推動「交通安全小達人10堂課」,引導學生透過戲劇展演、設計闖關活動等方式,內化運用交通安全概念;苗栗國中則透過事故通報演練、桌遊、定向越野等方式,讓學生於模擬情境中,熟悉應用所學概念。
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今在宜蘭舉行,教育部長鄭英耀強調,教育部和各縣市教育局處是協力伙伴,一起面對生成式AI科技及少子化的巨大挑戰,共同攜手培育人才。(記者林曉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