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憂「國土計畫法」衝擊原鄉 桃市復興區長蘇佐璽盼延後實施

蘇佐璽認為,原住民居住在山區,土地使用限制多,尤其建地更是稀少,原住民在山上不可能做大規模的開發。(記者李容萍攝)

蘇佐璽認為,原住民居住在山區,土地使用限制多,尤其建地更是稀少,原住民在山上不可能做大規模的開發。(記者李容萍攝)

2024/03/03 23:06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復興區為泰雅族原鄉,多數區民以務農維生,對土地依賴性大,針對「國土計畫法」預計2025年全面實施後,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無法變更,復興區長蘇佐璽今(3日)表示,他於出席泰雅鄉(區)首長會議中提案,認為「國土計畫法」實施太過倉促,該法讓土地喪失使用彈性,對於原鄉土地與各產業衝擊太大,期盼政府能延後實施時間,並進行適當調整。

針對「國土計畫法」未來全面上路相關內容,桃市府都市發展局國土計畫科將於3月下旬赴復興區做完整的政策資訊宣導,並強調原民土地使用相關權益大部分都有被保留,管制的將會是環境敏感地區,土地使用會有更嚴格控管。

蘇佐璽指出,原住民居住在山區,土地使用限制多,尤其建地更是稀少,原住民在山上不可能做大規模的開發,只是想要合法居住,許多人出外打拚多年想返鄉,卻發現沒辦法在山上合法蓋房子, 另原民在山上務農,若編列為林地,只要坡度許可,仍可變更地目為農牧用地,這也是居住在山上的原住民重要生計來源,未來若土地無法變更,勢必會造成居民非常多的不便及影響相關權益。

蘇佐璽認為到,許多居民對「國土計畫法」改革完全不清楚,未來土地要怎麼做使用及相關規定一知半解,擔憂明年法令正式上路後,造成區民反彈會更大。

對此,桃市府都市發展局國土計畫科長湯靜文說明,過去依照國土計畫聚落畫設原則,需符合「15戶、50人以上」、「建物間隔50公尺」規定,但發現復興區泰雅原住民多半散居,後來已放寬為3戶即可畫設成為微型聚落,並於國土功能分區畫設為農業發展地區第4類,可供建築使用。目前復興區85%居住範圍已畫設為聚落,另15%範圍小於3戶,居民可能擔心相關權益未能保障,而原民會也制定相關土地使用管制,期盼達到雖然土地功能分區不一樣,但使用項目儘可能達到一致。

針對「國土計畫法」於明年實施,復興區長蘇佐璽(前右2)出席泰雅鄉(區)首長會議中提案延後實施。(蘇佐璽提供)

針對「國土計畫法」於明年實施,復興區長蘇佐璽(前右2)出席泰雅鄉(區)首長會議中提案延後實施。(蘇佐璽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