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土石流潛勢區劃入1732條溪流 大規模崩塌潛勢區有65處
農業部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署更新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與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分別為1732條與65處。(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農業部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署更新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與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分別為1732條與65處,其中土石流潛勢溪流新增1條,大規模崩塌潛勢區新增17處,農村水保署今(30日)表示,新增區域主要去年受卡努颱風重創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
極端氣候的強降雨常會引發土石流,為避免莫拉克風災小林村遭土石流掩埋的憾事重演,農村水保署建立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警戒發布機制,每年都會邀請專家與機關團體檢視土石流潛勢區與警戒基準,最新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為1732條,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則有65處,農村水保署減災監測組組長陳振宇表示,新增的區域以在南投縣仁愛鄉春陽村為主,相關區域都是去年在卡努颱風後受強降雨致災的區域,颱風後即立刻調整降雨警戒值,只要當地降雨超過250mm,就會發布警戒並通知地方政府,現在是將正式公告程序補上。
陳振宇進一步說明,每個劃入土石流潛勢區的警戒值會依照當地對災害的敏感程度調整,降雨警戒值為250mm到650mm之間,仁愛鄉春陽村屬較敏感區,因此警戒值較低,另歷年常為土石流重災區的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六龜與那瑪夏區等也同樣較為敏感,降雨量的警戒值也是250mm。
劃入土石流潛勢區後,陳振宇表示,就會請地方政府依照劃設範圍規劃緊急避難路線,並設置避難處所,也必須有防災避難的編組等,該署也會協助訓練土石流防災專員等,另隨著極端降雨愈趨頻繁,加上去年卡努颱風有部分受災區民眾反映災害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發布的位置不夠精準,或發布訊息的頻率過高,認為擾民等,都已有調整,土石流防災系統也導入大數據與AI等,讓預測可更精準,也推動自主防災2.0,組織社區讓民眾可自主防災避難並執行救助工作。
農村水保署署長李鎮洋表示,除定期召開防災整備會議,也會督導地方政府於5月汛期前依據公開資料更新疏散避難計畫,提升防災能量。
土石流潛勢區等資料已公開於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