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溫度偏高加上降雨量少 PM2.5及臭氧濃度較去年上升

環境部監資司長謝炳輝說明,近8年各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PM2.5年平均濃度整體改善幅度達3成以上。(記者陳嘉怡攝)

環境部監資司長謝炳輝說明,近8年各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PM2.5年平均濃度整體改善幅度達3成以上。(記者陳嘉怡攝)

2023/12/26 13:5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環境部今(26)日公布今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指出近年各污染物濃度、空氣品質不良天數均比率均呈下降趨勢;但相較去年,細懸浮微粒(PM2.5)及臭氧濃度卻上升,環境部表示,這與今年氣溫偏高、降雨量少且風速弱,PM2.5不易擴散、臭氧容易生成有關;明年將啟動第二期空污防制方案持續改善。

環境部監資司長謝炳輝說明,近年各污染物濃度均呈現下降趨勢,空氣品質不良(AQI >100)天數比率由106年的15.17%,今年下降到6.35%。其中PM2.5年平均濃度從105年的20 μg/m3,降至今年(統計至12月15日)的13.8 μg/m3,整體改善幅度達3成以上。

謝炳輝也指出,雖然污染物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今年的PM2.5和臭氧的年平均濃度都較去年上升,PM2.5從12.4 μg/m3上升至13.8 μg/m3、臭氧從29.1ppb上升到30.6ppb。其主要原因為今年的降雨量較少、環境風速弱,導致PM2.5不易擴散;吹東風加上高溫穩定的氣象條件,讓臭氧更容易生成。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則提到,今年的臭氧8小時紅色警示站日數為98站日,較去年的84站日稍微增加;但端看前三名紅色警示站的臭氧8小時濃度最大值,則從去年的121.7ppb下降到今年的103.8ppb,「雖有臭氧生成但濃度下降」。

張順欽表示,明年開始推動的「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113 年至116年)」重點將著重於持續改善PM2.5及臭氧上,目標116年全國PM2.5年平均濃度要降至13 μg/m3、中南部PM2.5年平均濃度則降至15 μg/m3;臭氧八小時紅色警示站數,則要相對108年的310站,改善比率需達80%。

不過,今年PM2.5年平均濃度已降到13.8 μg/m3,第二期空污防制方案的目標僅在13 μg/m3,空污減量幅度是否太小?張順欽表示,目前空污改善已有顯著成效,但未來減量工作會愈來愈困難,要再減0.8μg/m3是挑戰,會持續推動汰換老舊車輛、港區船舶使用岸電等措施,提升空氣品質;臭氧方面,也會持續控制臭氧前驅物生成,削減VOC和氮氧化物。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表示,明年將開始推動「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目標116年全國PM2.5年平均濃度要降至13 μg/m3、臭氧八小時紅色警示站數需較108年改善比率達80%。(記者陳嘉怡攝)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表示,明年將開始推動「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目標116年全國PM2.5年平均濃度要降至13 μg/m3、臭氧八小時紅色警示站數需較108年改善比率達80%。(記者陳嘉怡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