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調查雲嘉沿海塑膠垃圾佔大宗 刺網捕撈9成機率撈到海廢
漁民捕撈時收集到的海洋垃圾。(漁環中心提供)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台灣的海洋廢棄物調查多採淨灘或海漂目視紀錄,較少針對流刺網漁船在捕撈過程中會遇到的海廢問題進行調查。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漁環中心)和雲林在地漁民合作,發表「近沿岸刺網漁船海廢紀錄報告」,發現刺網捕撈作業有高達9成機率會撈到海廢,垃圾組成以塑膠為最大宗,其次為蚵條。
漁環中心在今年1月至9月期間,在雲林縣的台西鄉、四湖鄉、口湖鄉,以及嘉義縣的東石鄉四個地區,透過刺網漁船記錄在沿岸海域以刺網捕撈海廢的數據,累計504筆調查,共帶回4680件海洋垃圾,總重量達313.59公斤;調查位置附近有蚵棚、離岸風電場、六輕石化廠、垃圾掩埋場和掩埋復育場。
調查結果發現,刺網作業高達94%機率撈到海洋廢棄物,雲嘉沿海海水層中的海洋垃圾主要以塑膠類為最大宗,占61%,其次才是以蚵條為主的漁業廢棄物占26%;塑膠類廢棄物中,67%為塑膠碎片和塑膠袋,15%為塑膠餐具;漁業廢棄物則是高達86%為蚵條,漁網占6%、浮標占3%。
海洋大學海資所助理研究員邱靖淳分析資料進一步指出,台灣西岸沿海盛行牡蠣養殖,主要分布在口湖鄉、東石鄉,蚵條成為這一帶海域的特殊海廢。由於今年2月至4月出現幼蚵異常死亡情況,部分漁民會直接將蚵條割捨毀棄,可能造成第一季口湖鄉的廢棄蚵條占比較多。此外,颱風擾動海水擾動將海底垃圾帶到淺水層、麥寮工業區專用港拋砂養灘、風力發電施工船海拋垃圾都可能是影響雲嘉沿海廢棄物的原因。
漁環中心專案經理柳琬玲指出,該計畫主要目的是鼓勵漁民能夠積極參與海洋保護事務,養成將漁船作業過程中,將撈到的廢棄物打包帶回岸上丟棄的習慣。海洋藉由洋流的流動,部分漁港會在颱風大雨後,看到洋流帶過來的各國垃圾如異國商標的寶特瓶、非台灣型制的漁網浮球等,部分漁民會特別留意撿拾可重複使用的浮球來廢物利用。
根據漁環中心的雲嘉刺網海洋垃圾調查分析結果,雲嘉近沿海的海洋廢棄物有61%是塑膠垃圾、27%是漁業廢棄物。(漁環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