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獵風者衛星甘苦談 主持人林辰宗「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

國家太空中心團隊發揮「台灣精神」,投入獵風者衛星自製任務,歷經艱辛,終於在近期成功升空、與地面通聯;圖為該團隊在獵風者衛星出發運往發射基地前的合影。(太空中心提供)

國家太空中心團隊發揮「台灣精神」,投入獵風者衛星自製任務,歷經艱辛,終於在近期成功升空、與地面通聯;圖為該團隊在獵風者衛星出發運往發射基地前的合影。(太空中心提供)

2023/10/10 11:24

〔記者吳柏軒/台北-法屬圭亞那連線〕台灣首枚自製率逾8成的衛星-「獵風者」(Triton)正式升空,9日晚間更順利與地面通聯,未來將收集海風資訊、投入氣象預測;該衛星計畫主持人林辰宗已連續2週失眠,他今(10日)越洋受訪直言:「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並回顧8年多以來獵風者從任務酬載、發射基地到發射取消等種種甘苦談。

回顧獵風者衛星計畫艱辛,林辰宗說,獵風者衛星的前身,其實是台灣與美國合作的福衛7號的第2組衛星行列,最初是規劃美方提供任務酬載與發射服務,但因預算問題,美國2016到2017年才決定中止,不過台灣在與美方溝通之前,就有意識到可能有問題,2014年便超前部署,由台灣自製任務酬載GNSS-R(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

而當獵風者衛星確定由台灣自製後,發射基地更要自籌,林辰宗自嘲:「我覺得當時我就像個金光黨。」他說,火箭發射最少要2年前就開始規劃,有的甚至提前3到4年,因火箭發射服務也跟衛星設計有關,雙方須配合機械組裝及零件,當時即使預算尚未出爐,仍積極接洽歐洲亞利安公司、美國SpaceX、日本IHI公司等。

林辰宗說,直到2019年確定有錢可發射,正準備開始大步走,2020年碰上武漢肺炎疫情,國內外設備運輸、組裝測試等工作全部中斷,讓原定2021年發射升空的計畫,硬是延宕2年多到2023年,且今年初發射時程也被延到今年10月。

而台灣時間7日早上,亞利安公司VEGA火箭原定發射的程序被取消,林辰宗說,其實本來不擔心發射,因為VEGA火箭過去有21次發射、僅2次有問題,成功率很高,當天滿腦子想的火箭升空衛星分離是否順利?地面是否很快跟衛星通聯等,結果火箭第一次發射取消,昨上午再度發射才開始緊張,所幸一切順利,而根據火箭公司說法,第一次發射取消其實是小問題,而過去2週都擔心到每天睡不著,如今正式升空,更與地面通聯,「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

林辰宗坦言,獵風者是台灣第2顆自製衛星,第1顆自製衛星是福衛5號,但福衛5號只有2個零件項目為國產,其他都是國外採購,但獵風者高達10項關鍵零組件為台灣製造,未來若運行順暢,將可取得10項零件的飛行履歷,在太空產業鏈中,最重要就是飛行履歷,沒有飛過的東西,人家不太敢用,獵風者衛星將可讓台灣太空產業更上升一級,甚至把東西賣到國外。

獵風者衛星將透過GNSS-R收集海面風速資訊,林辰宗說,從2014年決定自製,花3年將其雛形做好,並從2016年起每年帶著GNSS-R坐飛機測試,1年2到3次,7年來不間斷,因此很有信心將其問題抓到並修正,預計本週末前開啟,在地球軌道600公里處實際驗證啟動,而相關數據則會花半年校正,後續確認資料可行,再正式投入氣象預報作業。

林辰宗說,自己從工程師出身,到管理階層與當上衛星計畫主持人,做一顆衛星長達8、9年,認為台灣團隊真的很不簡單,更期許台灣太空產業相關政策應朝前方持續,不隨意修改,將來太空產業可媲美半導體產業,把台灣製造提供給世界。

國家太空中心獵風者衛星計畫主持人林辰宗與團隊努力8年多,終於將我國首顆自製率逾8成的氣象衛星送上太空,並成功與地面通聯,辛苦終於有了代價。(太空中心提供)

國家太空中心獵風者衛星計畫主持人林辰宗與團隊努力8年多,終於將我國首顆自製率逾8成的氣象衛星送上太空,並成功與地面通聯,辛苦終於有了代價。(太空中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