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大武壠熟番近2萬人官方未承認 學者:平埔原民政策該檢討
高雄六龜里的大武壠族人集中住在華中街、華北街一帶。(記者蘇福男攝)
〔記者蘇福男/專題報導〕高雄平埔族群熟番人口估近2萬人,全台第二多,僅次於屏東,但其原住民身分及權利長期遭忽視,平埔族群研究學者、高苑科技大學副教授簡文敏直言,高雄市府雖推動大武壠族文化保存,「但至今尚未承認大武壠族,平埔族群原住民政策該嚴正檢討!」
清康熙22年(1683年)台灣納入版圖,百姓被分成「民」(來自中國墾殖者)、「番」(原來居住在台灣的土著)兩類,「番」又依接受治理、教化程度分為「熟番」、「生番」和「化番」(歸化生番)。
台灣平埔族群熟番眾多,依學者區分約略有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au)和大武壠(Taivoan)等10個族群,其中,西拉雅族一般又區分為西拉雅四大社(原住於台南平原新港、大目降、蕭壠、麻豆四社)和大武壠四社(原住於台南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帶的頭社、霄里、芒仔芒、茄拔四社)兩群。
簡文敏研究指出,荷治時期大武壠族人居住在今台南市玉井盆地周邊地區,清乾隆年間陸續遷徙至高雄甲仙、杉林及六龜區,1935年(日昭和10年)統計,高雄大武壠族計有6765人,若以台灣至今人口自然增長3倍有餘估算,至今高雄地區大武壠族後裔近2萬人,即使因工作、婚姻遷徙而使原居人口流失,目前留居高雄的大武壠族後裔仍相當可觀。
大武壠族雖長期與不同文化接觸,但族人仍保留部分傳統民俗和信仰,並融入多元族群文化特色,呈現出獨特文化風貌,六龜區舊稱「六龜里」(Lakuli),與頂荖濃、甲仙小林、關山同屬平埔族群大武壠族,均留存有公廨與太祖祭祀,但六龜里的大武壠傳統文化長期受到漢人宗教信仰和客家移民等因素遭到忽視,部落面臨耆老日漸凋零、族群認同危機。
去年六龜里一群大武壠族人成立「六龜平埔文化協會」,在簡文敏、蘇瑞展、陳志鵬等專家學者協助下,積極展開文化復振與族群認同運動。
首任理事長陳志明說,先祖是世居六龜里的大武壠族人,他以身為大武壠人為榮,但不少族人警覺到後輩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只剩下夜祭,族群認同出現嚴重危機,協會今年在公祖廟旁以茅草搭建一間「六龜平埔文物館」,館內陳列大武壠族傳統生活器物,希望藉以喚起族人對文化復振的認同。
陳志明表示,簡文敏帶領族人向戶政機關申請日治時期的戶籍人口資料進行普查,以了解六龜區平埔族群的人口結構、婚姻網絡、遷徙情況和人口分布,建立基礎的人口資料,同時透過耆老口述訪談,收集早期本地平埔族人的農耕、漁獵和日常民俗文化等資料,探索早期公祖信仰的文化樣貌,包括信仰形式和祭祀活動。
簡文敏根據普查資料初步分析發現,六龜里的大武壠族人集中住在華中街、華北街一帶,族人少與漢人通婚,仍以「族內婚」較多,因此保留下來的傳統信仰和歌謠數量也最多,早期六龜里的公祖奉祀在江姓族人家中,1995年與神農宮同一時期、地點興建公祖廟,並以「濾老君」的神位稱謂至今,公祖廟雖是漢人寺廟性質的磚造結構,但神桌下仍留存2座早期的「向神座」(俗稱「向笴」),埔漢文化元素混雜,一般人不易辨認。
簡文敏強調,目前屏東、台南和花蓮縣市政府已分別將馬卡道、西拉雅等族群列為市定或縣定原住民,南市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下更早已成立「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提供平埔後代如獎學金等各項優待措施。
高市雖將「小林夜祭」、「阿里關夜祭」與「頂荖濃夜祭」登錄為三大重要平埔祭典,2012年小林平埔夜祭並登錄為市定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但高市府至今尚未承認大武壠族,忽視其身分與權利,「高市平埔族群原住民政策該嚴正檢討了!」
六龜平埔文化協會在公祖廟旁以茅草搭建一間「六龜平埔文物館」。(記者蘇福男攝)
「六龜平埔文物館」內陳列大武壠族傳統生活器物,希望藉以喚起族人對文化復振的認同。(記者蘇福男攝)
公祖廟神桌下仍留存2座早期的「向神座」(俗稱「向笴」)。(記者蘇福男攝)
六龜里一群大武壠族人成立「六龜平埔文化協會」,積極展開文化復振與族群認同運動。(記者蘇福男攝)
六龜里大武壠族人仍以「族內婚」較多。(記者蘇福男攝)
六龜里大武壠族人以部落隨手可得的食材製作傳統料理,延續大武壠族部落文化。(記者蘇福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