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護蟹首創「地下廊道」 搭配交管盼搶救陸蟹媽媽
「陸蟹廊道」工程耗資約6000萬。(公路總局提供、記者蔡宗憲攝;本報合成)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墾管處)長期投入陸蟹保育工作,獲得各界回響投入協助,昨日聯合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警政署保七總隊第八大隊、屏東環境保護聯盟及劉烘昌博士等專家單位結盟,並共同簽署護蟹宣言,今年除了護蟹交管,更有新設的「陸蟹廊道」,盼有效保護陸蟹免於「路殺」傷害。
今年的護蟹季節除了依往例「停十走十」作法,剛完工的「陸蟹廊道」也受到外界注目,這個耗資約6000萬的工程,在兩處熱區路段打造全國首座供陸蟹通行的生態廊道,後續還將在廊道內搭配趨光性測試,希望「鼓勵」陸蟹使用廊道過馬路。
公路總局楓港工務段簡報指出,這個台灣第一處連續型陸蟹廊道,分別在台26線39K及51K兩處熱點,整體路面加高約80至100公分,共計規劃184處陸蟹箱涵及涵管,後續對於現有的水泥溝渠,也會討論是否修改為草地溝,幫助陸蟹過馬路時減少人工設施阻礙。
墾管處表示,今年首次跨單位簽訂陸蟹保育聯盟護蟹宣言,4大重點為確保陸蟹棲地完整性、降低工程及開發案件對陸蟹棲地干擾、導入各式陸蟹保育宣導以及結合公私部門參與護蟹行動,經由更縝密的跨域合作,透過保育研究、監測調查、環境教育及友善工程等方式,引導更多人加入守護陸蟹的行列,以達到人蟹共存的永續目標。
今年的護蟹活動,除了封路交通管制外,也規劃相關展覽、多場次講座及賞蟹活動,期盼大眾能更瞭解陸蟹所面臨的處境及陸蟹資源的珍貴,對陸蟹更多友善及禮讓。
夏天正是陸蟹釋卵季節。(記者蔡宗憲攝)
「陸蟹廊道」工程耗資約6000萬。(公路總局提供)
「陸蟹廊道」共計規劃184處涵管、涵洞。(記者蔡宗憲攝)
「陸蟹廊道」共計規劃184處涵管、涵洞。(記者蔡宗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