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溪、指南溪匯流口 護岸再造潭、瀨、灘、流生態
台北市政府水利工程處「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開工,將採用生態工法改善河道護岸及河床都是水泥的三面光情形。(台北市水利處提供)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水利工程處營造河川空間,「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日前開工,將採用生態工法改善河道護岸及河床都是水泥的三面光情形,希望透過棲地空間營造,運用近自然工法,營造河床起伏,形成潭、瀨、灘、流的變化,營造健康河相與生態棲地環境,同時兼顧防汛安全。
水利處指出,「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護岸再造工程」從指南溪北政國中延伸至景美溪及指南溪匯流口處,基地南側為政大後山,深具生態潛力。
河川工程科科長范振峰表示,早年的河川治理,優先考量防汛安全,多已築堤方式因應排洪的需求,但傳統鋼筋混凝土堤防阻隔了人與河的親近,也切斷自然水岸生態系統,指南溪現況河道護岸及河床為三面光混凝土構造物,護岸壁陡峭、親水困難,也阻礙生物移動,缺乏生態多樣性。
范振峰表示,將以工程改善現況的混凝土護岸,透過水理分析,依照各河段模擬的流速及河流功率,設計適合的護岸形式如麻網植生護坡、打樁編柵護坡及砌護岸;匯流口處將削灘整地來提升滯洪能力,並恢復局部蜿蜒的河道型態,營造河床起伏,形成潭、瀨、灘、流的變化,達到防汛安全及生態景觀兼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