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5萬戶社宅挨批空話 都發局:容獎、EOD拚增量

台北市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未來擬朝透過容積獎勵、EOD(Educ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以教育為導向的都市計畫)的方向來增加數量,圖為今年3月15日開工的松信社宅模擬圖。(圖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提供)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推動5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受到議員質疑,社會民主黨籍議員苗博雅指出,郝龍斌加柯文哲16年來只完成1萬6000多戶社會住宅,要達到5萬戶,恐還要等25年,質疑蔣萬安講大話;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王玉芬坦言,能用的公有地幾乎都已用上,未來希望透過容積獎勵、EOD(Educ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以教育為導向的都市計畫)推動,增加社宅數量。
根據都發局的資料,台北市社會住宅目前約可提供3萬5400戶,包括中央興辦的8427戶、市府興辦的有自建社宅1萬6852戶,都更分回5644戶,以及既有的公有住宅4477戶;在自建的1萬6852戶中,已完工的為33處共6520戶,施工中及待開工的有22處7602戶,招標中及規劃中的為11處2730戶。
苗博雅指出,台北市目前的社會住宅,沒有一戶是跟蔣萬安有關,且市府最後一次核定社宅是在2021年7月,自此沒有任何新規畫,蔣萬安要在任期內達到5萬戶的目標,不能只有講大話,要有具體的做法,要求市府提出明確的興建目標。台灣民眾黨籍議員黃瀞瑩也呼籲蔣萬安千萬不要「掉棒」。
蔣萬安之前在市議會答詢表示,會在前任興建的既有基礎上持續興建,透過多元管道、都市更新等提高誘因,盡全力推動社會住宅。
王玉芬受訪補充說明,包括中央與市府,過去幾年盤點公有地興建社會住宅,公有地資源已經減少,再要興建的確有難度,未來希望透過容積獎勵增加社會住宅的數量,包括都市更新增加容積獎勵係數,提高捐贈誘因等來增加社宅的數量,另外,也爭取在推動EOD時,能提供社宅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