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肚山公墓雜草火災頻傳 「樹島復育」盼恢復昔日生態

大肚山的草生地以大黍草為優勢,每逢乾燥季節就會變成龐大燃料,讓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台灣山林復育協會提供)

大肚山的草生地以大黍草為優勢,每逢乾燥季節就會變成龐大燃料,讓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台灣山林復育協會提供)

2023/04/03 10:02

〔記者林旻臻/台中報導〕台中市大肚山每逢清明節前夕,經常傳出公墓雜草火警,甚至演變成大規模火燒山,令消防人員疲於奔命。台灣山林復育協會長期致力於推動防火林帶,以「樹島復育」方式造林,待將來樹苗成長茁壯,讓大肚山早日恢復原始自然樣貌,發揮森林保水功能,降低火燒規模與頻度。

根據消防局統計,龍井區發生的雜草廢棄物火災,2020年發生170起,2021年71件,2022年57件。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執行長蔡智豪指出,火警多因燒紙錢、燒垃圾、亂丟菸蒂等人為因素造成,大肚山草生地以大黍草為優勢,覆蓋度幾乎達100%,每逢乾燥季節就會變成龐大燃料,導致火警一發不可收拾。

蔡智豪說明,協會近年與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等公家單位合作,於大肚山建置數條防火林帶。在保留野生樹苗前提下,第一線種植遮蔭效果佳的榕屬植物,第二線再種植香楠、天料木、薄葉嘉賜木等潛在森林樹種,另於每月割除大量大黍草,阻止野火延燒,保護尚未長大的樹苗,待多年後樹苗成長茁壯,還會增加觀光休憩、空污改善等效益。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副教授蘇夢淮表示,許多調查文獻指出大肚山早期農業開墾,後因工業區開發廢耕,受經常性火災干擾,大黍草相較其他植物適應能力更強,生長速度更快。「樹島復育」目前仍在試驗過程,需持續觀察苗木在大肚山適應情形,但以榕樹生長速度,估計10到20年後就會有具體成效。

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則認為,大肚山涵蓋範圍廣,許多土地早已開發成工業或住宅區,目前只能選在公有地種植樹苗,上述做法雖然有效,卻需投注極多人力、金錢與時間。前市長胡志強時期曾規劃成立大肚山自然公園,後續不了了之,呼籲市府重新評估規劃,加速復育森林速度。

台灣山林復育協會以「樹島復育」方式造林。(台灣山林復育協會提供)

台灣山林復育協會以「樹島復育」方式造林。(台灣山林復育協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