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空品感測器物聯網 勇奪GO SMART國際大獎
台中市「空品感測器物聯網」獲 GO SMART國際大獎,環保局長陳宏益代表領獎。(環保局提供)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中市與環保署合作佈建空品感測器超過1400台,數量、涵蓋率高居全國之冠,環保局以「台中市精進空品感測器物聯網發展計畫」參加由全球智慧城市聯盟(GO SMART)主辦的國際競賽「2023 GO SMART Award」,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榮獲大獎。
台中市最初建置的空品感測器,以工業區及人口密集處為主,為瞭解各行政區空氣品質,2019至今共裝設超過1400台,感測器體型小,易受環境影響衰退,去年開始汰換老舊感測器,優先採用已獲得資訊安全認證合格的空品感測器,並配合環保署政策推動空品感測器設備國產化,減少對國外廠牌的依賴。
環保局表示,透過空品感測器結合物聯網技術,將台中市空品數據進行收集、監測、分析和共享,以協助政府和民眾更了解當地的空品狀況,並發展多元環境治理方案,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污染事件影響追蹤及污染源限縮,輔助相關單位擬定決策及執行智慧執法。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本屆GO SMART Award共有11個國家、19個城市、43件參賽作品,主辦單位從中選出最具創新性、可行性和實用性的項目,使台中市政府有機會與全球其他智慧城市進行交流,分享經驗和技術,推動更多的城市創新發展。
台中市與環保署合作佈建空品感測器逾1400台,即時掌握空品及稽查污染源。(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