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核平台憂核廢處置迫在眉睫 原能會:已通過乾式貯存建造
核能二廠的運轉執照14日正式到期,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呼籲,台灣核能電廠事實上無法延役,政府機關應儘速啟動核廢處置的溝通立法機制,不要再無所作為,盡快解決核廢處置數十年來的爭議。(資料照)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走向非核家園,核二廠2號機運轉執照今(14日)正式到期,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也在今日聲明表示,台灣僅存一座核能三廠仍在運轉,呼籲台灣應務實面對即將在2025年迎來非核家園的事實,積極實踐零核無碳的轉型路徑。
廢核平台強調,台灣核能電廠事實上無法延役,如核二廠燃料池爆滿,廠內總計約有9620束高階核廢、5.9萬桶低階核廢。早在2021年7月1日核二廠1號機就不得不提前停機,如今2號機雖然是依執照日期停機,但事實上也面臨空間不足的問題,無法繼續運轉。
無論是核一廠或是核二廠,都只規劃20年的核廢存放容量,核二廠乾式貯存場又因規劃缺陷、地方溝通不良而持續卡關,「無法處理核廢料,就無法繼續使用核電」,核二廠的現況無疑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但核電廠除役後,在尚未找到中期集中式貯存設施或核廢料最終處置設施的情況下,仍會遺留下高低階核廢料在原本的場址中,使地方社區無法擺脫核廢料帶來的陰影,除役後土地的利用仍會受到限制,這種情況絕對無法稱為完全除役。
廢核平台指出,中期集中式貯存設施仍要面對長達20年以上的核廢貯存期間,遠遠超出一般開發設施,應該要遵循完整的選址程序,通過積極與潛在場址居民的溝通、共識,來促成貯存地點的成形,不可重蹈過去數十年核電以威權手段強迫民眾接受的覆轍。更呼籲政府機關應儘速啟動核廢處置的溝通立法機制,不要再無所作為,盡快解決核廢處置數十年來的爭議,讓地方居民早日擺脫核電與核廢料的陰影。
面對國內現有的核廢料問題,原能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副局長陳文泉表示,行政院非核小組已開會決議,要求台電公司推動中期暫時貯存設施,原能會也制定了中期與終端場址的選址準則,但目前卡在社會溝通,目前燃料棒都放在核電廠冷卻池中,核一、核二廠的乾式貯存建造也都通過,只是尚未取得新北市水保許可,無法運轉,因燃料棒還在水池,核電廠都將依照運轉狀態來管制,只有移到乾式貯存設施內,核電廠才可以開始拆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