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11月底恐再有BQ.1疫情! 醫估一小波單日高點2、3萬例

醫師提醒,國外研究發現BQ.1傳播力較高,也具免疫逃脫特性,因此還是要注意防護措施;圖為接種疫苗示意照。(資料照;本報合成)

醫師提醒,國外研究發現BQ.1傳播力較高,也具免疫逃脫特性,因此還是要注意防護措施;圖為接種疫苗示意照。(資料照;本報合成)

2022/11/15 18:37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也宣告BA.5「這波疫情應該已經結束」。不過,專家指出,若以日本經驗推估,預計最快11月底、12月初會再有一小波新興變異株BQ.1疫情,高點可能是BA.5低點的2倍左右,等於單日約2、3萬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日本於10月11日開放邊境,10月底BA.5疫情降溫,每日約2、3萬例,但11月初病例又開始上升,出現一波BQ.1流行,持續約半個月,最高點落在8萬多例,這兩天又降到7萬多例,最近一週每日平均7萬多例,感覺上「不是很大波」、「沒有一直往上衝」;再回頭看看東南亞為主的XBB,新加坡疫情也是上去後快速下來。

黃高彬認為,若以日本經驗作為思考,台灣於10月14日開放邊境,但入境民眾沒有像日本那麼多,散播速度應該會比較慢,疫情再起時間也會相對往後挪,預期下一波可能落在11月底、12月初,並有機會以歐美流行的BQ.1為主,只是應該也是一小波,若以國內BA.5疫情低點約1萬多例估算,BQ.1疫情高點或許在2、3萬例左右。

黃高彬提到,從日本疫情發展來看,BA.5相較於BQ.1的傳染人數仍較多,但國外研究發現BQ.1傳播力較高,也具免疫逃脫特性,因此還是要注意。

另外,黃高彬提到,比起COVID-19,國內也需要更關注流感疫情,雖然今年疫苗打得不錯,照理來說,接種人口達到22%至24%就有群體免疫,但過去2年因為防疫措施嚴密,並無流感疫情,人們幾乎不具免疫力,要達到群體免疫的門檻可能更高,呼籲若不符公費疫苗接種對象,也可以評估自身狀況自費接種疫苗,多一點人打,保護網更周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