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開拓生源新策略!鄭英耀鎖定30至50歲800萬人口

教育部長鄭英耀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獨家專訪。(記者黃筠軒攝)

教育部長鄭英耀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獨家專訪。(記者黃筠軒攝)

2024/05/31 10:10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少子化衝擊下,預估4年後、117學年大學新生數將降至15.7萬人新低。教育部長鄭英耀接受本報「官我什麼事」獨家專訪時,首度拋出「新解方」表示,開拓生源要符應趨勢和產業需求,30歲到50歲共有800萬人口,多為企業員工,需要不斷增能培育,教育部將與產企業、大學及財政部、經濟部等研商,修改相關法令,「把大學的門打開得更寬廣」,讓800萬人可彈性進出大學學習。

鄭英耀進一步表示,為協助大學把門打開得更寬一點,教育部將與相關部會研商,盤點需要修改的法令,並強化與產企業的合作,包括是否政府有可能提供抵稅等優惠措施作為誘因,讓產企業與大學有緊密的合作,大學不只是培育18歲青年,更可針對30歲至50歲的人才進行增能培育。

鄭英耀指出,台灣沒有天然資源,靠的是人才培育,18歲升大學的學生人數的確在減少,「總量就這麼多」,但30歲到50歲有近800萬人,這些人亦應是大學包括技職校院的生源。而18歲升大學是依學測成績去申請入學 ,30歲以上則應更強調符應他在產業或技術能力上的需求,或個人興趣的學習, 可更彈性自由地進出大學修課、學程(program)或學位。

鄭英耀也表示,大學校務治理者要有「想像力」,不能夠只看當下,科技改變很快,要看到未來十年、二十年後的社會經濟或國際圖像,今日的半導體產業和科技產業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與早期推動「矽導計畫」人才培育密切相關,總統賴清德特別提到太空科技及太空工程研究,以台灣的科技基礎及半導體產業發展,這些都是指日可待。

此外,跨域結合非常重要,鄭英耀表示,台灣醫療品質之好,全世界名列前茅,半導體科技產業更是護國神山,但這兩群人過去少有交集,結合科技人才和醫療人才走出第三條路,可能是台灣另一個護國神山,亦即總統賴清德談到將科技導入醫療,包括精準醫療及老年照顧等,這些都是教育部和大學可以與相關部會共同努力的責任。

鄭英耀表示,人才培育不只是為產業,也是為個人的幸福和為國家競爭力,並要透過人才培育把國際資源引入為台灣所用,期待推動「台灣新世代人才培育」,能夠幫助台灣人才在國際上找到定位,讓世界更看到台灣人才的貢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