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具、長照產業持續新南向 賴清德:結合ICT發展創三贏

「2022 ATLife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今(4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盛大開幕,副總統賴清德、衛福部長薛瑞元等都到出席剪綵儀式。(實習記者莊星卉攝)
〔記者楊綿傑、實習記者莊星卉/台北報導〕輔具、長照國家隊持續發展新南向!副總統賴清德今出席AT Life 2022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開幕式時指出,台灣輔具產業、長照產業的科技鏈及生態系已越來越完整,勉勵產業界持續結合ICT技術做創新,不只開拓產業生存發展,還可以解決台灣社會問題,甚至嘉惠其他國家。
AT Life 2022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今起至本週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展出,今年展覽共分為智慧照顧、護具義肢、輔助溝通、臥床照護等6大展區,集結超過170家國內外廠商、超過2000款最新輔具長照設備及智慧照顧方案,呈現台灣輔具及長期照護產業的龐大量能。而今天開幕式包括賴清德、政委林萬億、衛福部長薛瑞元、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及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真等都出席。
賴清德指出,台灣不管是輔具產業,或者是長照產業,整個科技鏈或者是產業的生態系,已經一年比一年完整。而且,透過台灣智慧樂齡照顧創新產業大聯盟形成,也號召了全國38家最有力的跨領域廠商,參與新南向的長照合作,並把國際合作的資源都拉進來,只要大家共同合作,然後一步一步往前走,這個產業一定可以越來越好。
賴清德指出,台灣目前65歲以上的長輩已佔人口17%,趨勢如果不變,2025年時就會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情況下,蔡總統競選時所提出長照2.0計畫,包括他在內的歷任院長都往此方向積極進行,希望讓台灣需要服務的人,能夠找得到政府的資源,看得到用得到。包括ABC 的長照據點的本來是700個,那現在已經有1萬1000多個,日照中心也由原來的205個,提升到現在765個,覆蓋率達65%。
賴清德提到,除了據點增加,人力也有增加,從本來約2萬人投入,現在已經有9萬人從事長照服務,這也使得服務的對象擴增,服務的項目增加,服務的時數增加,長照人員的薪水也從原本不到3萬元,提高到目前平均薪資3萬6000元。長照整體預算也從蔡總統執政前的50億,提高到現在超過600億,讓台灣社會需要長照照護的這些長輩或家庭能夠確實得到照顧。
除此之外,賴清德還說,他當院長時所提出新南向醫療跟長照的合作計畫以及產業發展,希望藉由台灣很強的醫療實力,進入東南亞建立人脈及合作,把台灣的產業帶過去。後續還有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透過由政府跟民間共同成立的基金會,有計畫地推動台灣醫療進駐到東南亞國家,且不只純粹提供醫療服務,還希望設立醫療據點,建立醫療機構提供在地的醫療服務。
賴清德也對業界喊話,不管是輔具或是長照,要把它當作是一個志業,其中不是只為了產業的生存發展而已,還要共同解決台灣社會的問題,甚至於嘉惠其他國家,也可以把市場打開。而除了醫療的服務以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產業界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進步,充分跟科技結合,特別是台灣很強的ICT產業,所以在創新設計時,能把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甚至機器人都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