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壓轎金搶不得! 廖大乙:暴力挑釁反惹媽祖婆生氣
民俗專家廖大乙(左)與大甲媽遶境進香隊伍「報馬仔」合影,行動見證宗教盛事。(圖由廖大乙提供)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大甲媽遶境期間壓轎金甚受歡迎,今年因防疫關係,跟隨遶境的信眾人數大減,民俗專家廖大乙表示,壓轎金就是燒給神明的壽金,是放在鑾轎底下,與長板凳區隔,避免讓媽祖直接坐到可能帶污穢的板凳之上,是尊重媽祖的作為,大家相爭搶壓轎金爆發肢體流血衝突,暴力就是放肆的挑釁作為,反惹媽祖婆生氣。
彰化縣政府今年貼心為民眾準備壓轎金讓民眾免費索取,今天下午1點起,在彰化縣各戶政事務所及縣府服務台開放民眾索取,每份壓轎金用小紅包包裝,外包裝印有燙金的壓轎金,裡面有2張「福祿壽」的壽金,3萬份免費索取完為止。
民眾拿到了壓轎金怎麼用?廖大乙解釋其由來說,壓轎金的起源為媽祖遶境時,敬神媽祖,鑾轎不能直接落地接觸到泥土,鑾轎只能落在預先準備好的長板凳上,顧慮長板凳不乾淨,讓媽祖坐到髒板凳,相當不尊重媽祖,為了表達敬畏,板凳上須放置壽金讓鑾轎坐在壽金之上,與板凳區隔,而媽祖離開繼續遶境後,這些被神轎壓過的金紙,被稱作壓轎金。
廖大乙表示,古代,壽金放鑾轎之下與板凳區隔,張數都是單數1、3、5,演變到後來太多人要,堆放數量都是好幾疊,甚至近年來過度包裝,越包裝越精美,失去壽金金紙其實就是要給神明之用的原意。
廖大乙指出,壽金是給神明用的,也是給媽祖鑾轎當與板凳區開用,好比民間用「紅毛毯」迎客,壓轎金更不是讓信徒拿來許大願,只是求心理慰藉與神明同在,因此不需要搶,更不要為了拿到而大打出手,在神明面前打架甚至攔轎就是放肆,會惹媽祖生氣,會讓隨行在媽祖身邊的千里眼、順風耳把滋事攔轎、搶轎的信徒,當成來找砸的「青面獠牙」絕對得不到媽祖的保佑,甚至會讓媽祖以「乞丐許大願」不讓人達成心願。
廖大乙強調,壓轎金延伸到現代求發財求平安,但不要以為拿到壓轎金就可以胡亂作為,遶境活動要遵守防疫規定,打架群聚造成疫情擴散,媽祖救不了大家,民間信仰壓轎金6個月為一個周期,期限到了可以拿到宮廟金爐化掉,隔年再求。
壓轎金的起源為媽祖遶境時,敬神媽祖,鑾轎不能直接落地接觸到泥土,要放在長板凳之上、鑾轎之下,作為區隔,以此敬畏媽祖婆。(記者張聰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