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語文學會等倡議「多語台灣、英語友善」逾1700人連署支持
台灣語文學會等今開記者會,倡議以「多語台灣,英語友善」取代「雙語國家」,連署已獲逾1700人支持。(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灣語文學會等今開記者會,倡議以「多語台灣,英語友善」取代「雙語國家」,逾1700人連署支持,呼籲政府改推「本土語言優先」的多語言國家,將自信心立基在國家語言的尊榮感、學習力、生活化和應用力,檢討「2030雙語國家」名稱與內容,並將「雙語國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退回行政院,與「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設置草案」一併研議。
高齡85歲的「台灣南島語言研究之父」李壬癸,剛獲頒「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終身奉獻獎,他在記者會中表示,語言是無形的文化資產,台灣本土語言非常有特色的就是南島語言,可惜正面臨消失的危機,他強調,台灣和香港、新加坡不一樣,台灣不能學新加坡、香港把英語作為優先語言,應以自己的語言為最優先且好好的維護。
台灣語文學會、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中華傳播學會及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自2月21日世界母語日開始,共同發起連署,呼籲我國應發展「多語台灣,英語友善」政策,連署的1700人中,專家學者逾400人,中小學教師也逾400人。
台灣語文學會會長、中研院研究員江敏華表示,「雙語國家」政策是將英語無限上綱,與「國家語言發展法」精神背道而馳,忽視台灣是多元語言社會的事實,教育部在學校推全英語授課,表面上國家語言的學習時數沒有減少,但把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拿來教數學、理化、音樂、美術等科,英語的地位就變成崇高與眾不同,對語言生態會造成絕對性的破壞。
中央大學教授王俐容表示,國家語言發展法的主管機關是文化部,文化部應是語言政策主導機構,但實際上,華語由教育部國教院主管、閩南語(台語)及東南亞語由教育部主導、原住民語由原民會、客語由客委會主導,文化部僅負責手語及閩東語(馬祖使用)與其他語言,而依語發法規定,應成立國家語言發展研究中心,2020年5月13日送到行政院後,因文化部長換人,5月28日被行政院退回,迄今無全國性國家語言政策制定規劃與研究,仍各自為政。
清華大學教授陳淑娟則表示,台灣的語言轉型正義才要開始,政府應扶植本土弱勢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