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陣雨

臺北市 14-16 ℃

類普篩被質疑雙重標準 林右昌:自願為主,不會36萬基隆人都普篩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拋出基隆「類普篩」,引發熱議,被質疑雙重標準;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說,基隆市不可能全市36萬人都類普篩,應該是自願為主。(記者俞肇福攝、資料照,本報合成)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拋出基隆「類普篩」,引發熱議,被質疑雙重標準;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說,基隆市不可能全市36萬人都類普篩,應該是自願為主。(記者俞肇福攝、資料照,本報合成)

2022/03/31 21:44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拋出基隆「類普篩」,引發各界熱議,被質疑指揮中心雙重標準。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說,他說現在的情況跟去年的時空環境不同,基隆市不可能全市36萬人都類普篩。他強調,基隆類普篩不會是強制性的,應該是自願為主,組織性的安排為輔,可能在一定的範圍內執行。

林右昌說,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提出基隆類普篩的想法,兩天來引起很大的討論。他覺得現在台灣的疫情狀況,跟去年5月很不一樣。去年大家沒有打疫苗所以要清零,而且那時候重症非常多。現在疫苗已經打到第3劑,基隆也打到54%左右,而且基隆市這波小吃店群聚確診案,到目前為止,確診的都是無症狀或輕症,沒有重症。

林右昌認為,未來如果台灣國門要逐步跟國際接軌,大家也有心理準備慢慢走向開放的方向,就是陳時中說的「用快篩取代PCR,用檢測來取代隔離」,要不然現在如果還是跟去年一樣,匡列確診者的接觸者隔離,國門開放或者是要跟國際接軌的時間,可能遙遙無期。

林右昌表示,大家不要把陳時中提到的類普篩,跟他去年所說的普篩概念連結在一起,因為目的可能不太一樣。市府從昨天開始就有做相關討論,基隆類普篩有許多的困難,包括篩檢的範圍、順序、對象設定,然後要怎麼彙整回報,回報後要怎麼樣進行收治及相關配套等等。

他強調,要在基隆執行類普篩,有3件事很重要,第一是要做好社會的溝通,第二是做好宣傳,讓大家理解篩檢,特別是如果要在一定的時間裡面完成,可能要做事先的訓練,才有辦法完成。

林右昌說,去年大家在講的普篩是強制性概念,就是把所有人匡列下來做大規模篩檢,現在要做的類普篩不是強制性的,所以要思考自願的比例,應該是要以自願為主,組織性的安排為輔。

林右昌認為,在基隆絕對不可能一次做36、7萬人的篩檢,可能是在一定的範圍裡面做自願性篩檢。因為相關配套及很多執行細節還要廣泛交換意見,因為這個絕對不會只是衛生單位的事情,在市府內部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討論。

林右昌說,類普篩要等準備充分,確實可執行才會上路。中央有這個想法,市府會盡好我們的責任,從地方政府執行面角度出發,提出相關意見跟疾管署密切溝通討論,到時候也會由疾管署對外做完整說明跟報告。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拋出基隆類普篩,引來外界質疑指揮中心雙重標準,基隆市長林右昌說,現在跟去年的時空環境條件不一樣,基隆市不可能全市36萬人都類普篩。(基隆市政府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拋出基隆類普篩,引來外界質疑指揮中心雙重標準,基隆市長林右昌說,現在跟去年的時空環境條件不一樣,基隆市不可能全市36萬人都類普篩。(基隆市政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