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存在逾10萬噸紙餐具黑數 環保署:前端業者短漏、申報不實
立法院社環委員會中,立委洪申翰向環保署長張子敬詢問紙容器回收的流向管理問題。(記者羅綺攝)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環保署長張子敬今日赴立法院社環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立委洪申翰問及紙容器回收的流向管理問題,並指出目前有超過10萬噸違法黑數在市面流竄,要求環保署應加速徹查違法業者。環保署則表示,已成立專案查核128家業者,抓到短漏申報7331萬元,未來不排除駐廠稽查。
洪申翰表示,疫情下很多餐廳無法內用,導致民眾使用更多一次性紙餐盒,紙容器回收量也上升。由於紙容器是《廢棄物清理法》中公告應回收物,業者需依法申報;但據調查,2020年前端製造業者申報6萬噸,但後段回收處理量卻是17萬噸,顯示其中存在超過10萬噸的違法黑數在市面流竄。
張子敬表示,由於紙容器製造門檻很低,許多地下工廠製造沒有申報、也沒有認證就販賣,或是業者短報,因而產生黑數;環保署也發現這個問題,108至110年成立專案查核,共查了128家,抓到短漏申報7331萬元。
洪申翰進一步詢問,現在差了10萬噸,每一公斤的紙容器環保署都要補貼處理費用,造成回收基金的收支入不敷出。
洪申翰指出,根據環保署公告的現行紙餐盒徵收與補貼費,製造與進口業者徵收每公斤5.4元,但去年給處理業的補貼費則從原本每公斤7.25元,調降為5.69元,而處理業給回收清除業的則僅4.8元,導致回收意願大幅下降,造成更多垃圾進入焚化爐的惡性循環。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秘魏文宜表示,目前國內有3家紙容器處理業者,後段處理量能充足,問題在於前端業者惡意短漏、申報不實。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秘王嶽斌也表示,為強化管理短漏問題,環保署已成立專案針對未登記的業者進行管理,另也訂定檢舉短漏的獎勵要點,最高有50%的檢舉短漏獎金,環保署也會進一步針對受檢舉名單加強查核。
王嶽斌說,這3年共查核128家已登記業者,並查獲50家未登記業者;另也共收到10家檢舉,抓到其中6家中小企業確實短漏,且每家都至少短漏100萬元以上,目前已將業者依申報不實移送檢調單位查核,並追繳回收處理費,未來也不排除駐廠稽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