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冤大頭!中古車里程數造假價差10萬 專家教辨識「撇步」

車廠技師提供民眾買中古車相關撇步,其中是車頭引擎蓋內的膠是否重新打過,避免受騙上當。 (記者湯世名翻攝)
〔記者湯世名/彰化報導〕拒當冤大頭!彰化縣有無良車商花不到1萬元竄改16輛中古汽車里程數,狂撈122萬元,讓民眾花冤枉錢,專家提出中古車里程數造假辨識「撇步」說,一般民眾買車時可先用肉眼辨識水箱架、葉子板的螺絲是否有更換痕跡,引擎蓋內的膠是否重新打過,方向盤、排檔桿是否有脫皮,若有磨損、脫皮,可能就有十幾萬公里,不可能如車商所說只開2、3萬公里,到原廠或監理站查驗可推估出真正的里程數,避免受騙上當。
車廠技師指出,不肖車商把中古車里程數調低,就是為了把車價調高,一般作法是以電腦接上車輛儀表板來調整里程數,調整國產車里程數只需十來分鐘就可搞定,進口車則需較多時間。把里程數從20幾萬調低到只有2萬、1萬都沒問題。
技師說,一般熱門中小型國產車若里程數20多萬公里,最多大概賣到20萬元,若里程數調低到只剩2萬公里,價格可以抬高到近30萬元。找人動手腳調整國產車里程數,調一次表只要500元至1000元不等,相當便宜。
技師提供民眾在買車時的查驗,可在打開引擎蓋時,先以肉眼判斷水箱架、葉子板的螺絲是否有更換痕跡,檢視引擎蓋的膠是否有重新打過,原廠貼紙是否有重新貼過或已經不在,此外,車室內最常使用的就是方向盤、排檔桿,可以檢視使用的痕跡,是否有脫皮、磨損,若有脫皮現象,里程數不可能只有2、3萬公里。另外還有油門、煞車踏板可以檢視,這些都可以判斷里程數有沒有被「灌水」。民眾還可以透過監理站APP用車牌來查詢,可以推估出該輛車真正的車齡和里程數,避免受騙上當。

車廠技師指不肖車商把中古車里程數調低,就是為了提高車價,民眾買車千萬要謹慎並查驗,避免受騙上當。 (記者湯世名翻攝)

車廠技師提供民眾買中古車相關撇步,其中是方向盤與排檔桿查驗是否脫皮或磨損,避免受騙上當。 (記者湯世名翻攝)

車廠技師提供民眾買中古車相關撇步,其中是車頭引擎室水箱架辨識是否有更換痕跡,避免受騙上當。 (記者湯世名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