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降溫是病毒有變化? 羅一鈞分析主要原因

對於影響日本疫情降溫的新研究發現,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仍有待進一步拿到資料再分析。(圖由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日本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近來快速降溫,最新研究指出,可能是負責修復Delta變異株基因組突變的酵素發生變化,來不及修復突變導致病毒絕滅。對此,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研判病毒改變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仍是疫苗涵蓋率增加,以及民眾對於防疫措施的遵從度提高。
對於影響日本疫情降溫的新研究發現,羅一鈞指出,仍有待進一步拿到資料再分析。
羅一鈞提到,就整個疫情的控制,以學理來說,病毒的改變或突變有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若發生一個變化有助於疫苗保護效果更好,對於整體群體免疫情形,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效果,對於疫情改善就會有正面幫助。
不過,羅一鈞也指出,通常疫情可以趨緩,一方面是因為疫苗更高的涵蓋率,日本疫苗涵蓋率這幾個月有快速增加,之前一些人有疫苗猶豫,但在7、8月疫情升溫後,越來越多人願意打疫苗,整個涵蓋率就上升,另一方面就是民眾對於防疫措施的遵從度提高,這些都是疫情受控的主要的原因,因此病毒改變相對扮演比較小角色,可能是次要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