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園盪鞦韆限時3分鐘 專家、議員籲增設遊具才是根本
台北市政府自即試行公園盪鞦韆限用3分鐘的友善限時方案;家長及兒福團體則呼籲,市府除應廣為宣傳,更須增加友善遊憩設施,才是治本之道。 (資料照)
〔記者鄭名翔/台北報導〕盪鞦鞦向來為熱門的兒童遊具設施,常有許多小朋友一坐上去就捨不得下來,長期佔用難免衍生糾紛;台北市政府自即起於大安森林、青年、南港、前港、碧湖及花博等6公園試行限用3分鐘的友善限時方案,讓孩子們能輪流遊玩;家長及兒福團體則呼籲,市府除應廣為宣傳,更須增加友善遊憩設施,才是治本之道。
兒福聯盟政策中心發言人李宏文表示,市府應加強於網路及公園設施內加強告示宣導,讓家長清楚遊戲規則,藉此機會提前進行親子教育,讓孩子能從遊戲中學習利己利他的共享精神,避免親子們都不知情,到場時才知新規限制,反而導致小朋友未有心理準備而被迫中斷遊戲、不僅遊興盡失還恐衍生衝突糾紛。
李宏文建議,都市內孩童的遊憩空間有限,且多屬於提供給學齡前孩童使用的遊戲場,凸顯年紀稍長小朋友的遊戲設施不足,市府應基於分齡使用精神,規劃不同的遊戲區塊,避免大孩子與幼童相爭或佔用問題,且3分鐘遊戲時間不長,試行期應整體搜集家長及孩子意見,後續再做彈性調整。
小孩也熱愛玩盪鞦韆的美女媽媽議員鍾佩玲認為,從家長立場來看,過去北市的親子們在使用公共遊憩設施時都能自律,且家長間彼此常帶孩子前去遊玩,互相也熟識,不會過度佔用、均能主動友善禮讓、輪流使用,即便未裝限時器仍能維持良好遊玩秩序。
鍾佩玲指出,此政策雖是立意良善,但從市政角度而言卻又顯枝微末節,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市府應該廣納親子團體、家長意見,持續擴充公園內各種遊戲設施,增加更具吸引力的遊具選擇性,才能使北市孩童們更能輕鬆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