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宿北車街友250人藏群聚風險 民團:北市府未提有效降載方案
民團憂心,聚集在台北車站、艋舺公園的街友有群聚染疫的風險,北市社會局強調,採取多元安置輔導協助街友。(記者蔡亞樺攝)
〔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台北車站上月發生8街友確診染疫,到目前全市14名街友確診,北市社會局陸續安排街友打疫苗。但長期協助街友的民間團體指出,北車夜晚露宿人數高達250人,難以維持安全距離,群聚感染高風險持續存在,確診事發超過2週,北市府仍無提出具體有效讓北車降載的方案,市府應對無家者有更長遠的規劃。
社會局科長陳怡如表示,目前市府採取中途之家、媒合旅館等多元安置,街友在疫情期間應維持固定住所,因此市府社工與民團社工都會勸導、鼓勵街友入住中途之家,6月底也有友善旅館提供街友住宿,費用由社會局全額負擔,今日下午將與民團開會,進一步討論相關防疫措施。
民間團體「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昨在臉書發聯合聲明,指6月初台北車站陸續有8名無家者採檢陽性後,市府匡列接觸者約200人進行採檢,結果均呈陰性,但一次篩檢無法解決問題。以台北車站為例,夜宿高達250人,難維持疾管署定義戶外1.5至2公尺的安全距離,流浪街頭的人缺少足夠的空間,群聚感染高風險持續存在。
民團在聲明中也表達憂心,事件發生至今已超過2週,北市府仍無提出具體有效讓北車降載的因應方案;即便有安排疫苗施打,但無家者如同許多人,也會擔心疫苗對身體的危害、缺少接收疫苗正確資訊的管道、施打人數有限等配套措施不盡完善,僅有疫苗也無法解決街頭流浪者仍持續曝露在高風險中的問題。
民團認為,目前「等待無家者發燒、採檢,再作大規模篩檢」被動的做法,也許適合面對臨時短期的疫情,但隨著疫情不斷變化,甚至有變種病毒的情況下,市政府應對無家者有更長遠的規畫,才能有效讓弱勢者不要成為疫情下的受害者,預防疫情擴大,避免未來擔負更龐大的社會成本。
民團提出3大防疫的建議,包括與旅館業者合作,提供臨時安置,並進行定期消毒;在臨近公共空間,建置臨時安置(提供個人帳篷或是遮雨篷架,並進行定期消毒;徵用目前無人使用的大型場館,如學校、體育館等,並進行定期消毒。
民團表示,台北車站周圍約為100至120公尺,若以2公尺計,每一面能保持安全距離的人數約為50至60人,車站每天會有一面進行清洗消毒,因此北車四面人數約為150至180人。北車周圍目前約有230至250名無家者,上述三種方案協助50至100人臨時安置,才能有效的降低群聚風險。
對此陳怡如表示,提供帳棚或搭建帳篷在實際上較不可行,若在北車週邊搭帳篷有交通安全相關規範,必須經台鐵管理同意,且目前天氣炎熱,效益不高;至於大型場館,過去SARS期間曾利用軍營安置街友,但無法做到一人一室,反而有群聚的問題。
陳怡如表示,6月底有找過衛福部防疫醫師到北車實地會勘,醫師認為街友夜宿睡覺不用太擔心,因為睡覺時從頭到腳可以做到1.5公尺的安全距離,醫師擔心反而是白天時在公園街友的群聚問題,目前持續透過民團與社工們鼓勵街友入住中途之家或友善旅館。另全市700名街友,到昨日已有212人完成疫苗的施打,預計一個月內全部施打完畢。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