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成都市高溫問題惡化 成大教授憂今夏用電可能破記錄
疫情嚴峻時,愈來愈多人居家辦公或宅在家,排出大量的空調廢熱,這種氣溫升高和用電量增加的惡性循環,在疫情期間恐怕愈來愈嚴重。(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灣今年5月的氣溫屢創新高,用電量不斷攀升,城市高溫化問題不容忽視,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說,疫情嚴峻時,愈來愈多人居家辦公或宅在家,排出大量的空調廢熱,使都市氣溫持續上升,這種氣溫升高和用電量增加的惡性循環,在疫情期間恐怕愈來愈嚴重。
林子平說,都市高溫化就跟人發燒一樣,要快速改善這個狀況,民眾能做的事其實不多,但十分有效,就是改變空調的使用行為,例如將空調溫度設定26°C以上,同時開電風扇,體感溫度至少能降2°C,而空調溫度設定每上升1°C,空調耗電量約可減少6%左右。
林子平表示,今年的高溫提早到來,5月底台北市最高氣溫已達38.2°C,追平台北氣象站設站以來5月份歷史紀錄,如果疫情持續,對原有都市熱島現象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林子平說,室內高溫主要來自於建築物吸收太陽熱輻射,或是室內設備的發熱量,全台灣空調的使用量在疫情期間增加,今年5月已有多日突破歷年最高用電量的記錄,達到3840萬瓩,就是一個最直接的證明。
雖然疫情影響期間大家避免外出,減少大眾運輸、小客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的排熱量。但是當愈來愈多人分散在家工作及上課時,住宅的空調使用量將大幅增加,空調吹出來的冷空氣並非憑空生成,而是把室內的熱量「搬運」到戶外交換得來的,因此站在空調的室外機旁,就會感覺到一股熱風吹出,溫度高達45°C左右,這些排熱即是造成台灣都市高溫化的主因之一。
成大建築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建議民眾改變空調的使用行為,將空調溫度設定26°C以上,同時開電風扇,節電降溫改善有效。(記者洪瑞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