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紐時》長文報導我國疫情爆發 稱「這一天遲早會來」

台灣近來本土疫情爆發。(資料照)

台灣近來本土疫情爆發。(資料照)

2021/05/22 09:2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我國近來疫情升溫,與過往成功抗疫形成落差,外媒也紛紛就此進行報導,其中《紐約時報》以「這一天遲早會來」為題,探討我國疫情爆發的狀況。

《紐約時報》 報導,由於台灣在疫情早期嚴格關閉邊境,要求幾乎所有入境台灣的人隔離兩週,台灣人的生活基本上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太多,但在社區爆發後,一切都變了,過去一週地方政府大幅增加快篩數量,然而專家憂心,跟病毒傳播速度相比,篩檢的數量仍然不足。

報導指出,過去幾天裡,台灣每天新增確診約200至350例,跟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相較,台灣的確診數字還是很低,但跟自己比則相當嚴重,更讓人憂心的是,全台灣2350萬人中,只有1%的接種疫苗。台大醫學院教授蔡甫昌分析,疫苗接種的速度緩慢,加上變異毒株更具傳染性,製造一個疫情爆發的完美窗口,加上先前愈來愈多人出門不戴口罩,沒有保持社交距離,也給病毒創造傳播機會。

報導回顧我國這波疫情爆發的過程,首先,政府在4月14日宣布,允許台灣航空公司機組人員返台隔離時間從5天縮短至3天,一週後華航通報有機組人員在澳洲確診陽性,疫情逐漸擴散,接著出現茶店的聚集性感染,目前找出新確診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雙北,每天對1600人做快篩。

對於衛福部長陳時中所說,沒有症狀、接觸史的人不需要做篩檢,有醫師持不同意見,中國醫藥大學傳染病專家王任賢認為,這種做法太過節儉,應對所有萬華居民進行篩檢。

報導最後談到疫苗,稱台灣當局在去年1月就開始研發疫苗,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博士表示,台灣的啟動非常早,但也可能因為台灣對研發疫苗的堅持,導致官員訂購海外疫苗的行動不夠快。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