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深山驚見山羌標本懸吊大樹 疑是誘捕保育類熊鷹陷阱

德文山區出現罕見在樹上掛山羌,當作誘捕熊鷹陷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德文山區出現罕見在樹上掛山羌,當作誘捕熊鷹陷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2021/05/21 20:13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早年在山區隨處可見的熊鷹,在經過多年獵捕後,目前數量極為稀少,已被列為屬頻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但始終存有不肖獵戶就為狩獵熊鷹,且誘捕手法翻新改用山羌,引發界譁然,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昨天前往現場巡查拆除違法設置陷阱,共計拆除5組山豬吊及1組專門用來捕捉猛禽的樹上陷阱。

屏東縣政府日前接獲登山民眾通報,在三地門鄉德文部落深山中1處山坡樹上發現有疑似用來捕捉猛禽的陷阱,沿路上也有不少地面型吊型陷阱,由於行徑太過囂張,縣府極為重視,會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7總隊第8大隊及其所屬屏東分隊、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等單位前現勘,才發現令人吃驚的狩獵手法。

「以往案例使用飛鼠居多!」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教授孫元勳表示,基本上設置在樹上的陷阱就是專門用來捕捉猛禽所使用,且因為下方懸吊1整隻的山羌標本作為誘餌,目標極有可能衝著台灣最大型的猛禽熊鷹而來。

孫元勳表示,猛禽喜好於制高點的樹枝停留,方便牠縱觀山河及可狩獵食物目標,但就他經驗及研究接觸的案例,以往都是以飛鼠為誘餌居多,像這次體型升級到大如山羌,令人頗感意外。

孫元勳則分析,以往飛鼠較輕,大多採用保特瓶填充撐起目標,但相對不明顯,因此盜獵戶可能發現熊鷹已難以捕獵,不過卻不是思考不要再盜獵,而是改用更大目標的山羌,裡面填充著同樣很輕的保麗龍,然後辛苦掛上該株5到8米的大樹,卻是為捕獵熊鷹,並不足取。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指出,該處除了捕捉熊鷹的陷阱,還搭配獸鋏及誘餌同時設置,就是獵戶希望若有熊鷹或其他猛禽被吸引而來,一旦降落捕抓誘餌就會踩到獸鋏,是極為殘忍的陷阱,2015年也曾有民眾在三地門鄉發現有一隻熊鷹被獸鋏夾住倒吊在半空中,就是被類似的陷阱所捕捉,所幸及時通報救援撿回一命。

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說,台灣地區熊鷹的數量相當稀少,亟需保護及保育,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動物保護法規定,未經許可設置陷阱或使用獸夾都是違法行為,及於山區林道放置獸夾亦可能導致民眾誤踩受傷,民眾若在山區發現獸夾或陷阱,都可以向縣政府舉報。

農業處表示,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9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設置網具、陷阱、獸鋏或其他獵具,主管機關得逕予以拆除並銷毀之。未經許可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另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者,仍需依規定向縣府提出申請。

屏縣府及警方和屏科大研究人員前往拆除捕獵熊鷹的山羌標本陷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屏縣府及警方和屏科大研究人員前往拆除捕獵熊鷹的山羌標本陷阱。(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熊鷹。(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熊鷹。(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