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賦予石墨烯嶄新電子結構 台團隊研究登頂尖期刊

成大團隊賦予石墨烯嶄新電子結構,研究成果登上頂尖期刊。(科技部提供)

成大團隊賦予石墨烯嶄新電子結構,研究成果登上頂尖期刊。(科技部提供)

2021/03/31 22:16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在科技部計畫的長期支持下,成大團隊開發出利用半導體產業常用的蝕刻技術來調控原子排列,將原本單純的石墨烯轉變為擁有奇異量子特性的嶄新電子元件,不僅有助於探索量子傳輸的基礎物理科學問題,未來將有機會應用在量子科技之中,該研究成果於上月刊登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電子》(Nature Electronics)。

科技部解釋,近年來科學家透過類似積木的概念,將石墨烯以錯位或扭角方式堆疊起來,藉此將石墨烯從零能隙半導體轉變成超導體、絕緣體,或將其變成像磁鐵般具有鐵磁性。這方法看似簡單,但因需將薄到僅有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材料在特定精確角度扭角堆疊,其實際操作及未來產業應用都有著不小的難度與挑戰。

該研究團隊由成功大學物理系暨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張景皓及成功大學物理系教授陳則銘等人組成,研究團隊指出,在上述情況下,他們試著另闢蹊徑,構想出利用半導體蝕刻技術來雕塑氮化硼基板表面,進行具有三維結構變化的堆疊,開發出能進行原子級尺度雕刻的新穎技術。

研究團隊說明,有別於以往只是單純將二維材料一層一層疊上去,新的技術能將二維材料的晶格結構(原子排列)依照被雕刻氮化硼人造超晶格基板的結構進行拉伸或扭曲變形,以此操控其對稱性破壞及電子運動等基本物理機制,進而改變物質材料之物理特性。

研究團隊也提到,另外有一項重要發現,即確立了2種新型態霍爾效應的發現。在過去100多年來,科學界普遍認為磁場是霍爾效應生成的必要條件,團隊在具有人造晶格結構的石墨烯量子元件上,跳脫原有框架、推翻了此一論點,結合實驗及理論證實新的霍爾效應其存在完全不需任何磁場。

研究團隊表示,此突破除了理解量子傳輸的基礎科學問題外,對日後應用於量子電子元件及晶片也有著莫大的幫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