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把救星」僅剩竹竿與枯枝 海科館:清明連假前修復
國立海科館的環境藝術創作的「掃把救星」,因為酷似巫師的飛天掃把,深受國人喜愛,紛紛到此拍照打卡;卻也因為民眾不當騎乘,造成掃把損壞,有的掃把僅剩枯枝。(記者俞肇福攝)
〔記者俞肇福/基隆報導〕基隆市潮境公園內有法國藝術家創作的「掃把救星」環境藝術作品,因酷似巫師騎乘的飛天掃把,成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最受歡迎的拍照、打卡景點,但也由於民眾不當騎掃把拍照,造成掃把僅剩竹竿與枯枝;海科館表示,環境藝術裝置最終就是「塵歸塵、土歸土」回歸大自然,但由於民眾喜歡,館方將於清明節前修復,民眾可以繼續來拍照。
法國藝術家派崔克於2016年利用在地的天然竹材在潮境公園創作「掃把救星」,12件巨型掃把,傳達掃除威脅海洋環境的垃圾等污染物意象,提醒民眾保護海洋参與淨灘行動的重要性。這些大掃把後來被民眾稱為飛天掃把,民眾來海科館最愛在此拍照打卡。
近日有人上傳飛天掃帚照片到基隆的臉書社團,指部分飛天掃把下方竹材多已脫落,幾乎只剩下掃帚柄,希望主管單位設法維護「掃把救星」;還有熱心民眾打1999給基隆市政府,希望市政府管一管,市府將民眾心聲轉達給海科館。
海科館表示,「飛天掃把」選用可自然分解竹材製作,陳列多年受損是自然現象。不過,既然民眾喜愛拍「飛天掃把」,館方近日將盡速修復,希望民眾拍照要愛護公共藝術。
國立海科館的環境藝術創作的「掃把救星」,因為民眾不當騎乘,造成掃把損壞,有的掃把僅剩枯枝。(記者俞肇福攝)
國立海科館員工在接獲外界反應後,近日進場展開修復,海科館強調會在清明連續假期前完成修復。(記者俞肇福攝)
「掃把救星」因為民眾不當騎乘,造成掃把損壞。圖為昔日的飛天掃把照片。(國立海科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