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收割彈性低 大城小麥200公頃剩60公頃

    因為收割缺乏彈性,許多農民選擇棄種小麥,今年大城鄉小麥田剩約60公頃。
(記者顏宏駿攝)

    因為收割缺乏彈性,許多農民選擇棄種小麥,今年大城鄉小麥田剩約60公頃。 (記者顏宏駿攝)

    2021/03/19 19:12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大城鄉是國內重要的小麥產區,境內栽種面積全盛時期一度達200公頃,「小麥新故鄉」的名聲不脛而走,但因為糧商限定只能由自家收割機收割,每到收割期,農民「排隊等收割」,若遇到雨季,收購價7折8扣,農民血本無歸,近年越來越多小麥農對於栽種改採「觀望」態度,今年總栽種面積盪到約60公頃,創下歷年新低。

    大城的小麥近10年闖出名號,因為「新鮮」、「國產」成為小麥市場新寵兒,栽種面積從無到有,農家「呷好倒相報」,爭相利用一期稻作播種前灑種籽栽種,全盛時期達200公頃,但今年只達60公頃,原本一望無垠的麥田,變成稀稀落落,風吹麥浪的盛景恐成絕響。

    大城鄉有8成的小麥位於潭墘村,村長劉辛川也種小麥,他說,小麥因為栽種成本低,農民覺得有利可圖,紛紛投入栽種,大城鄉在5年前達到200公頃的最大的栽種面積,後來以每年約10公頃的速度逐年降低,今年跟去年相較,少了50公頃,現在約60公頃,再下去可能越來越少人種。

    他說,只要有利可圖,農民當然願意種,問題出在糧商,這裡只有2家糧商在收購小麥,糧商與農民訂有契作合約,但其中一家規定,必須由糧商委託的收割機收割,其收割機卻有3、4部,但這幾年種的人爆增,收割機沒有隨之增加,收割期遇到連日下雨,「農家今年就等著吃土」,因為農民排不到收割機,田裡的小麥遇雨季就等著發芽,而雨天麥粒含水量高,糧商收購價7折8扣,農民氣得乾脆不種了。

    劉辛川說,農民不能自己收割,萬一遇到下雨,小麥賣多少?全看糧商臉色,剛好過去3年收割期都遇到連續下雨,農民受夠糧商的「鳥氣」,乾脆就不種了,提前種水稻,反而收成還好一點。

    劉辛川表示,大城10年前會栽種小麥,是因為上述這名外地來的糧商「開彊拓土」,承擔收購任務,大家都有「革命情感」,但現在種得人一多,收割能量不足,大家種植的意願反而低落,現在60公頃,絕大部分是另一名在地糧商在收購,因為他委由農民自己收割,較具彈性。

    被農民點名的外地糧商說,他們並非刻意刁難,實在因為小麥的收割品質嚴重影響後續的烘乾和碾製作業,為了控制國產小麥品質,他們不得不由「自己人」收割。

    但另一名在地糧商說,他並不覺得糧商也一定要全程包辦收割作業,委由農民自己找收割機收割,大家雙贏。

    縣府農業處長邱奕志說,小麥是大城鄉重要的經濟作物,營造的麥田風情也是觀光的賣點,對於農民提到收割遇到的難題,他們會與糧商磋商,可否有彈性的收購手法,也不排除雨季出動收割機協助糧商和農民解決問題。

    因為收割缺乏彈性,許多農民選擇棄種小麥,今年大城鄉小麥田剩約60公頃,圖右是小麥田,圖左是稻田。
(記者顏宏駿攝)

    因為收割缺乏彈性,許多農民選擇棄種小麥,今年大城鄉小麥田剩約60公頃,圖右是小麥田,圖左是稻田。 (記者顏宏駿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