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湧現登山熱潮 去年國家公園山域事故暴增6成
國內湧現登山熱潮,去年國家公園山域事故也隨之暴增6成,增加主因為創傷、迷路、高山症與墜谷。示意圖。(資料照,記者黃欣柏攝)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國內登山活動日趨普及,連帶使得山域意外事故增加,據統計,去年國家公園共發生186件山域意外事故,較前年增加多達61.74%。對此內政部表示,這可能與山友經驗不足及缺乏準備有關,許多山友在春節連假期間都會登山親近自然,提醒民眾務必做好行前準備並注意登山安全,「登山最重要的事,是平安下山!」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2020年1至12月申請核准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的民眾共有29萬5731人,較前年增加7萬1854人,增幅32.1%,而在國家公園發生的山域意外事故一共186件,也較前年多出71件,增幅達61.74%,事故主因多為「創傷」、「迷路」、「高山症」與「墜谷」,推測應與山友經驗不足、缺乏準備有關。
其中,又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山域意外事故數成長最多,前年全年僅45起,去年幾乎翻倍至86起,成長率高達91.11%,玉山國家公園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則分別成長36.96%、54.17%。
內政部提醒,民眾從事登山活動前應強化「風險認知」、「資訊蒐集」、「行前訓練」、「裝備整備」與「禮儀秩序」等行前準備事項,若是在雪季期間登山,除了基本的頭燈、哨子以外,也要記得投保登山綜合保險、請醫生開立高山症藥物及攜帶具定位功能的通訊設備,若到了降雪山域,更應記得攜帶岩盔、冰爪及冰斧(或登山杖)等「雪地三寶」。
此外,內政部也提到,民眾從事登山活動要記得啟動「天候三層檢核」措施,第一層是在登山隊伍出發前,先妥善了解天候狀況並關注交通、氣象等網站訊息,提前了解山區情況;第二層是在登山隊伍抵達登山口時,由領隊與登山成員一起檢查裝備,並討論不良天候時的處置措施;第三層則是設定折返點,若在山區遇惡劣天候時切勿冒險繼續上山,適時設定折返點下撤,以避免受困山區遭致危險。
另為避免登山活動造成山林環境的衝擊,內政部營建署也提醒,民眾登山期間應落實「無痕山林」精神,遵守「事前充分規劃」、「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適當處理垃圾」、「保持環境原有風貌」、「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使用者」等7大準則。
內政部強調,本於山林開放政策等原則,在新的一年仍將持續精進各項管理服務措施,宣導登山安全與環境教育,也籲請山友強化自身登山知識與行前準備,遵守山屋禮儀並落實無痕山林,共同營造優質登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