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試營運 揪你來了解綠川歷史文化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外觀採仿舊方式,重現早期綠川旁的「吊腳樓」。(記者歐素美攝)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外觀採仿舊方式,重現早期綠川旁的「吊腳樓」。(記者歐素美攝)

2021/01/03 14:17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為重現綠川歷史與文化,台中市水利局在綠川台中路至民生路段建置「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外觀採仿舊方式呈現早期綠川河畔「吊腳樓」意象,館內展示過往綠川歷史,也作為綠川水文化的教育場域,目前由台中市聖心關懷協會試營運中,除週一、二休館,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5點開放參觀。

過去綠川旁有許多民眾興建克難屋生活,這就是「吊腳樓」,當時民眾又稱「溝仔厝」,綠川就是民眾口中的「大溝」。但隨著都市規劃的演進,為了維護都市景觀、居住安全問題及鐵路高架化的執行,綠川沿岸的吊腳樓於2010年全數拆除。

綠川周邊早期先民的生活方式具有歷史與文化上的特別意義,水利局因此仿「吊腳樓」意象,以貨櫃屋進行包板裝潢美化,設置「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可讓民眾參觀過去綠川相關歷史,包含紀錄片播放、綠川老照片及周邊模型,藉由場館來說故事,讓民眾深刻感受綠川發展的人文自然風貌。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配合日前剛完工的綠川水環境及綠空鐵道軸線,已由水利局委託台中市聖心關懷協會試營運,協會理事長詹秀珠表示,目前該館週一及週二休館,周三至周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現場則有志工值班,開放民眾參觀。

水利局長范世億表示,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預計1月底配合綠川2、3期工程完工,正式啟用!以串聯歷史、河流及鐵道,將綠川水岸景觀與歷史城區、在地生活圈等充分融合,讓民眾能恣意漫遊在河岸旁,對自己家鄉河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並希望透過導覽等協助遊客認識綠川週遭環境,重新認識綠川之美。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目前試營運,開放民眾參觀。(圖由詹秀珠提供)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目前試營運,開放民眾參觀。(圖由詹秀珠提供)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外觀採仿舊方式,重現早期綠川旁的「吊腳樓」。(記者歐素美攝)

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外觀採仿舊方式,重現早期綠川旁的「吊腳樓」。(記者歐素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