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載人潛艇 中山大學與海官簽約凝聚能量
海軍官校校長林中行(左起)、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簽約凝聚研發能量。(記者黃旭磊攝)
〔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開發水下無人載具潛至台海5百米,雙載已成功潛至水下50米,爲此,海軍官校與校方簽約,雙方將跨校選課挹注研發能量,續朝科研載人潛艇研發方向邁進。
中山大學海下科技所與海科系能源研究團隊從2013年起,以自製深海攝影機搭配國研院海洋中心「船舶動態定位系統DPS」等系統,於屏東外海取得海床岩心甲烷氣並直接點燃,7年後,團隊將水下無人載具結合AI(人工智慧)發展到深潛至台海水下5百米,又從單載進化到雙載,2人潛具下潛50米,時間超過4小時。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今天(25日)指出,呼應政府國艦國造計畫,設計水下有人載具、潛艇救援船承受水下4千公尺水壓,水下探測作業時間總計超過3百小時,且於台海執行超過4百公里長深海調查,創下國內自主研發水下載具最大作業水深紀錄。
海軍官校校長林中行於耶誕假期與鄭英耀簽署合作協議書(MOU),中山將開設官校生在職專班,派遣外籍師資支援英語課程,官校則輔導中山學生參加大學儲備軍官團。
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主任王朝欽表示,水下作業有纜繩、無纜繩及載人載具等作業方式,其中,外界關注雙人載具實測作業時間在4至8小時,深度水下50米,用於探測洋流發電、海洋聲納及海底地形探測、海洋氣膠研究。
水下無人載具潛至台海5百米。(記者張忠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