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為民服務 澎湖航港人員踩爛泥驗船
馬公航港科人員利用大退潮,穿著雨鞋腳踏爛泥進行驗船工作。(記者劉禹慶攝)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縣由群島組成,大小島嶼多達90個,其中有人居住為20個島嶼,相對於變成港口多、小船數量多、從業人員老年化等特色,交通部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馬公航港科因地制宜,趁著退潮之際,踩著爛泥及四處碎玻璃威脅下進行驗船。
科長呂世榮表示,這種特殊為民服務,主要是因應現行驗船規定,必須上架吊岸進行驗船,但澎湖離島眾多,每次船隻上架最少花6000元以上,考量澎湖青壯人口外流,從事漁業都是年長民眾的緣故,因此趁著大退潮,船隻泊港懸空之際,派員進行驗船作業,不僅節省漁民時間,同時也為漁民省錢。
根據了解,澎湖每年相驗船隻平均為1600艘,馬公航港科現有8名工作人員進行驗船,工作量本已相當繁重,加上特殊為民服務方式,更是加重不少工作量,每逢大退潮之際,都可看到航港人員穿雨鞋,踩著滿布玻璃碎片的爛泥帶,穿梭各船隻檢驗,包括外殼板、螺旋槳、軸套間隙及船上海底門等項目,雖然工作量倍增,但因多數為澎湖子弟,都願意為鄉親多貢獻分心力服務。
今年7月航港局要求船隻刻字,達到唯一性及辨別度,但澎湖還是因船小、年齡大等問題,無法直接要求船主進行刻字,馬公航港科工作人員幹脆自行購買電動雕刻刀,幫船主刻上船隻號碼,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為民服務方式,就是希望能提供船主方便,顛覆外界對於公務人員吹冷氣辦公的刻板印象。
大退潮時露出都是碎玻璃的泥地,航港人員相當辛苦進行驗船。(記者劉禹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