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15篇專論呈現特殊祭典文化 《台南文獻》突顯多元「台南學」

新出版的《台南文獻》第17輯,以特殊祭典文化為題,介紹台南豐富且多元的民俗與信仰。(記者劉婉君翻攝)

新出版的《台南文獻》第17輯,以特殊祭典文化為題,介紹台南豐富且多元的民俗與信仰。(記者劉婉君翻攝)

2020/07/12 22:53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民間有以草人當替身,消災解厄的儀式,台南市最新出版的《台南文獻》第17輯,以特殊祭典文化為題,介紹將軍馬沙溝李聖宮「改草人」等不同議題的研究,展現台南市多元且豐富的民俗與信仰。

《台南文獻》為台南相關文獻的研究專刊,每半年一期,由台南市文化局自2012年起,以邀稿及徵稿方式出版,這個月最新出版的第17輯,共收錄15篇專論,多與民俗及信仰有關,包括吳建昇的「崁頂射火馬」、周宗楊的「馬沙溝改草人」、戴瑋志的「蚵寮安大符」、許献平的「太子宮進香」、張耘書的「府城米糕栫(餞)」、謝貴文的「府城厲壇」、吳明勳的「港仔尾社南巡」、王冠鈞的「後甲慶隆廟」等,多元詮釋民俗、信仰或儀典的內在意涵。

其中,周宗揚聚焦在不定期舉辦的將軍馬沙溝李聖宮「改草人」儀式,詳實記載這項台南地區少見的地方風俗。周宗楊表示,「脫身」常見於台灣民間宮廟法派消災解厄、造橋過限的儀式,透過相關的解厄儀式,將受改者的穢氣、厄運或病痛移轉到替身上,祈求自身平安健康,常見的替身以紙人及草人為主,時至今日亦使用於喪葬禮俗的解煞儀式中。

同時收錄的還有毛帝勝的「天地會傳說」、黃小庭「19世紀西方人所見台灣」、陳宏田「陳姓移民聚落分佈」、盧薇喬「新營鐵線橋」、李新元「內海忠司」、段洪坤「西拉雅族的身分認同」及顧振輝「黃藏錦家族」等,突顯「台南學」的多元廣闊。

其中,黃小庭爬梳必麒麟、甘為霖、史蒂瑞3位來台西方人士的著作與文獻,內文包括原住民訪查、台灣府與安平港的見聞,乃至當時的社會文化風氣等,均有寫實鮮明的描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