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建普羅民遮城 綠議員:證明自古台灣非中國一部分

國定古蹟赤崁樓昔為荷蘭人所建的普羅民遮城。(記者蔡文居攝)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赤崁文化園區改造工程」日前施工過程中,出土大面積建築遺構,引起社會關注,並暫時停工。民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啟維今天表示,「赤崁」原是台灣平埔族群西拉雅族的赤崁社,後來荷蘭人築「普羅民遮城」(現今赤崁樓),它和「熱蘭遮城」(現今安平古堡)都是荷蘭人所建,這足以證明自古台灣並非中國的一部分。
李啟維表示,據中研院研究,赤崁社,荷蘭用羅馬字拼出的平埔音是「Saccam」或「Chacam」。後來赤崁社有條件地讓與荷蘭築普羅民遮城,稱為「Fort Provintia」,是城堡的意思,不是樓,目前政府於現址的解說牌介紹也是如此。
李啟維表示,「普羅民遮城」和「熱蘭遮城」見證台灣最早的大建築是荷蘭人完成,否定自古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1626年西班牙所畫的荷蘭港口圖,赤崁也是堡壘,還有大砲4尊。
他表示,根據史料,後來荷蘭引進中國農業勞工,在永康、仁德、岡山共好幾千人。1652年發生郭懷一事件,赤崁城被中國農工攻破,郭懷一也被殺,永康、仁德、岡山的中國人被清剿,死了數千人,赤崁重建,不僅有城,也有樓。但不像現存中國改建的「赤崁樓」,是儒教、道教等的道觀,四不像。
他說,這次赤崁文化園區改造工程出土大面積建築遺構,凸顯台南在台灣本土化上的重要性,赤崁園區更是台灣歷史的核心,希望市政府多用點心,建構恢復赤崁台灣歷史記憶應是政府的當務之急。

普羅民遮城稜堡殘跡解說牌上有說明其名稱為「Fort Provintia」。(李啟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