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4-14 ℃

台北市最年輕文資提報人! 國中生陳思捷現勘獨自報告

陳思捷提報「文山區許雨蒼文學碑」、「內湖區金龍禪寺文學碑群」為文資。(取自陳思捷臉書)

陳思捷提報「文山區許雨蒼文學碑」、「內湖區金龍禪寺文學碑群」為文資。(取自陳思捷臉書)

2020/04/25 18:29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就讀台北市文山區景興國中的14歲學生陳思捷,日前提報「文山區許雨蒼文學碑」、「內湖區金龍禪寺文學碑群」為文資,成為台北市文化局最年輕的文資提報人,她寒假到戶外踏青,發現兩處具意義的紀念碑,在父母的鼓勵下,填寫文資提報表送至台北市文化局,她在現勘中獨自報告,獲文資委員、文化局的肯定,陳思捷也直呼,這是一堂十分寶貴的文化學習課程,讓她滿載而歸。

陳思捷提報「文山區許雨蒼文學碑」、「內湖區金龍禪寺文學碑群」,她在臉書上分享提報感想,她說,調查資料發現,「許雨蒼文學碑」碑文內容是雲南省國民大會代表許雨蒼生前所作,他一生為民國奔勞,憂國憂民,時常至仙跡巖運動、練劍、思索時局,曾參與謀劃滇緬地區雲南反共大業,但天不從人願,他最後積勞成疾,憂憤病故,在1967年辭世後,由同鄉、部署、文學界友人籌設立碑紀念,具登錄價值。

陳思捷說,「金龍禪寺文學碑群」位於內湖區金龍禪寺內,外觀莊嚴樸實,刻有吳濁流的詩作、名人書法、題名落款,碑字體秀麗,為陰刻楷書體,具書法、工藝美學、文學歷史與文化價值有保存的必要、更是台灣文學史重要歷史見證。

陳思捷的父親陳宜群說,女兒的寒假作業中有踏查步道的分享,全家到仙跡巖步道、金龍禪寺,欣賞地方特有詩詞碑物,女兒在網路查尋資料,了解兩處紀念碑的歷史特色,她整理資料後填寫文資提報表,在現勘當天向文資委員、文化局報告,雖不知能否成文資,但對女兒來說是很棒的學習課程,能訓練膽量、解說能力。

陳思捷說,學校有門「記憶社區」的課,激起她想更深入了解、調查的心情,在文資現勘中,文資委員也向她解說文學碑的材質、年代、師詞的意義,讓她學到更多東西,對她來說是十分寶貴的文化學習課程。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說,在現勘的過程中,分別解說她為何認為具文化資產價值,小小年紀很不簡單,同時她也是文化局最年輕的提報人。至於未來能否有文資身分,田瑋表示,文化局對提報人的案件將依法辦理,4月15日已進行現勘,將蒐集文資委員的意見,擇日進文資會審議。

陳思捷日前和文資委員現勘,留下合影。(取自陳思捷臉書)

陳思捷日前和文資委員現勘,留下合影。(取自陳思捷臉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