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潮間帶生物減半 小琉球首創「旅海步道」護生物

小琉球漁埕尾試辦獨步全球的「導覽線」,確保潮間帶生物的生存空間。(記者陳彥廷攝)

小琉球漁埕尾試辦獨步全球的「導覽線」,確保潮間帶生物的生存空間。(記者陳彥廷攝)

2020/04/10 23:26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小琉球島上的潮間帶於4月開放,而今年的開放出現了不少新的措施,像是原本設有管制站的潮間帶由縣府委託當地「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管理,其中漁埕尾更試辦獨步全球的「導覽線」,確保潮間帶生物的生存空間。

屏東縣政府與交通部於2015年會銜公告島上杉福、漁埕尾、肚仔坪、蛤板灣及龍蝦洞等5潮間帶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並訂定同時段最多承載300人入內規定,也共同出資聘人員進駐杉福、漁埕尾管理,去年再增加委託「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管理肚仔坪,今年則是3個潮間帶全部委由該協會接手。

不過,小琉球觀光人潮暴增,屏東縣政府日前公布,粗估人潮的踐踏已造成潮間帶生物數量減少5成以上,「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接手管理後,參考全世界對潮間帶的管制作法,日前布設「導覽線」,以統一路徑,該協會指出,這個由「導覽線」所隔出的「旅海步道」,寬度約在10公尺以下、長約200公尺,遊客就只能在這個導覽區行走,導覽員再以導覽箱等方式向遊客展示各類潮間帶生物,解說漁埕尾的生態,如此一來也能大幅減少遊客踩踏。

協會強調,「導覽線」皆繞過潮池,不會傷害潮池內的生物,對潮間帶是傷害最小方式,且安裝方式也不會讓線纏繞海龜,不過,原本計畫3個潮間帶由12人管制,但受限經費只有9人,像是將游進「旅海步道」內的生物撿至外側、不讓遊客踩踏的工作,就只能採義務幫忙,最近遊客少,也就持續試辦,儘量保護潮間帶。

小琉球漁埕尾日前布設水下「導覽線」,以統一路徑,隔出「旅海步道」。(記者陳彥廷翻攝)

小琉球漁埕尾日前布設水下「導覽線」,以統一路徑,隔出「旅海步道」。(記者陳彥廷翻攝)

屏東縣小琉球觀光人潮暴增,造成潮間帶生物數量減少5成以上,圖為漁埕尾去年暑假的盛況。(記者陳彥廷翻攝)

屏東縣小琉球觀光人潮暴增,造成潮間帶生物數量減少5成以上,圖為漁埕尾去年暑假的盛況。(記者陳彥廷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