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公斤「老懂軒」茶屋 搬家到中興文創重新見客
「老懂軒」卸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後,文化局製作專屬走道,方便民眾進入茶室。(記者林敬倫攝)
[記者林敬倫/宜蘭報導]宜蘭縣有600公斤重的公共藝術「老懂軒」茶屋,原吊掛在羅東文化工場入口處,但因放置在半戶外空間,吊掛鋼索容易因雨鏽蝕,維護不易,文化局遂將茶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內吊掛,今重新見客,縣府預計6月以後武漢疫情稍緩,在茶屋內推出茶席體驗,供民眾報名品茶,目前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5點開放參觀,週三中興文創休園則不開放。
宜蘭縣有公共藝術「老懂軒」茶屋,原吊掛在羅東文化工場入口處,但因放置在半戶外空間,吊掛鋼索容易因雨鏽蝕,維護不易,文化局遂將茶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內吊掛,今重新見客。(記者林敬倫攝)
「老懂軒」茶屋原位於羅東文化工場戶外棚架,於2013年由文化局斥資550萬完成,是當地著名地標,但羅東文化工場棚架高約20公尺,茶屋吊掛離地4公尺高,入內需架梯子,讓民眾難以親近。
「老懂軒」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展出,今完工後重新見客,宜蘭縣長林姿妙(中)到場揭幕、品茶。(記者林敬倫攝)
再者,茶屋是用31條約17公尺的鋼索吊起、固定,外觀採用竹片、木片、土等自然原料製作,由於羅東文化工場棚架四周無遮蔽,屬半戶外空間,每逢大雨或颱風,不但外觀容易被破壞,鋼纜也因淋到雨而生鏽,難以維護,每年文化局要額外斥資約20萬元修繕。
有鑑於此,文化局經過原創建築師藤森照信同意,與宜蘭縣公共藝術委員通過,去年將「老懂軒」卸下,移置中興文創園區有料倉庫展出,並製作專屬走道,方便民眾進入茶室,今完工後重新見客,宜蘭縣長林姿妙到場揭幕。
主導移置茶屋工程的木本設計專案經理李國玄表示,茶屋移到室內後,僅鋼纜採用不銹鋼,長度減少到剩4米,其餘外觀都維持原本的樣態,內部最多可容納12至15人,茶室空間則包含檜木座椅、大桌及爐體。
宜蘭縣長林姿妙說,茶壺外型的「老懂軒」於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再次啟用,除了位處室內空間不再受限氣候影響,現場更能展示藤森老師的創作手稿及模型,期待能讓公共藝術更加親近民眾。
縣文化局長宋隆全說,茶屋採用鋼索固定,若拆卸結構會整個瓦解,難以像丟丟銅廣場幾米小火車一樣拆卸防颱,才會移至中興文創園區,未來除讓民眾免費參觀,也預計在下半年武漢肺炎疫情穩定後,推出茶席體驗,找茶道老師教民眾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