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228活動民俗化 台南多團體以詩歌追思受難者

台灣羅馬字協會等團體舉辦228台語歌詩文化節,希望228紀念活動民俗化。(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紀念228受難的台灣菁英,由台灣羅馬字協會主辦,台灣南社等多個民間團體協辦的228台語歌詩文化節,今天下午2時28分,在台南市228紀念公園舉行,上百名與會者獻花、吟唱台灣詩歌,希望促成228紀念活動民俗化,讓後代子孫永遠留念。
1947年3月10日,台北市律師公會會長李瑞漢在家中與親友食用魷魚粥,突遭憲兵及便衣警察非法逮捕,從此一去不返, 此後每年3月10日,李瑞漢家屬便以吃魷魚粥作紀念,228台語歌詩文化節也以此方式追思在228事件中逝去的台灣菁英。
往年活動現場都會準備魷魚粥及魷魚絲給參與者一同食用,今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僅發送228潤餅糕。
主辦單位表示,「紀念活動民俗化」是讓後代子孫永遠留念的好方法之一,普遍能獲得年輕人認同,因此228台語詩歌文化節透過台語歌詩吟唱以及魷魚粥、魷魚絲、228潤糕, 如同清明節掃墓吃潤餅習俗,以生活化的方式,永懷紀念228台灣先烈。
今天的活動上眾人在228紀念碑獻上白百合,並合唱台灣翠青,還有吟唱12首台語歌詩。

台灣羅馬字協會等團體舉辦228台語歌詩文化節,希望228紀念活動民俗化。(記者劉婉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