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屏東推「智慧水管理」掌握最即時防災應變資訊

設置淹水感測器。(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設置淹水感測器。(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2019/11/01 11:50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東縣政府近年來導入網路科技防災,已先行完成建置洪水、淹水預警系統及水情災情監測第一期設施,因應極端氣候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水利處正積極爭取經費進行第二期的佈建,未來透過人工智慧、大數據的分析,綜合更多河道水系上中下游或支流的監測的水情資料,將能掌握更即時、準確的防汛資訊,提升防汛應變的處置時效。

縣府水利處指出,縣府去年(2018年)完成智慧水管理前瞻性計畫第一期的工作,包括在全縣45處重要水域或路段設置雨量站、水位站及影像監視站等,目前共有130支監視器隨時監控水情,透過這套系統的早期預警、觀測數據統計與系統整合,在颱風與豪雨期間,提供災害應變中心最即時的災情研判與處置。

以易淹水地區的林邊溪流域下游為例,過去每逢颱風或豪雨,往往造成附近區域淹水成災,第一期計畫針對該流域進行全時預警系統發展與測試下,每小時能自動提供未來1~3小時河道水位及淹水範圍的早期預警資訊,協助創造寶貴的「黃金疏散避難時間」。

此外,結合易淹水區域的8處淹水感測器,研發淹水資訊全時研判系統,當現場發生淹水時,可將淹水感測器的空間單點、淹水深度資料,自動轉換為空間平面範圍。

水利處指出,第一期計畫雖已完成許多前瞻技術研發成果,但針對縣內實務防災需求,還有不少洪水智慧管理相關的前瞻技術尚待開發。因此,縣府將持續辦理智慧水管理相關前瞻作為計畫,除了洪水相關模擬技術的突破外,並將跨領域前瞻技術例如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聊天機器人、智慧語音辨識等,進行跨領域整合防災需求,達到技術研發與實務應用兼備的目標。

水利處強調,透過「智慧水管理」利用影像判釋技術建立影像畫面轉換為水位數據機制,已解決過去以傳統人力依照經驗判斷的方式,大幅降低的人力成本,未來在大數據分析下,將更加精準、有效率創造寶貴的黃金疏散避難時間。

掌握水情更快速。(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掌握水情更快速。(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淹水資訊全時研判系統。(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淹水資訊全時研判系統。(圖由屏東縣政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