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劇場」唱出恆春民謠新高度 盼登國家級廳院舞台
《半島風聲,相放伴》素人演員搭配專業演員唱出民謠新高度。(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從街邊巷尾的吟唱到登上舞台,恆春民謠近十幾年來已經全國知名,當地年度音樂盛事「半島歌謠祭」,今年更首度將民謠編寫成舞台劇,半封閉式的戶外劇場擠爆人潮,唱出民謠未曾有過的新高度,今晚將進行最後一場索票演出,屏縣府期盼這套精采演出,未來能登上演藝廳或文化中心等正式舞台劇場演出,讓更多人看見民謠的美。
這齣《半島風聲,相放伴》舞台劇,在臺南人劇團連同斜槓青年創作體與當地社團合作,打造羅馬劇場的觀眾席,以及兩層樓高的佈景,有文具店、雜貨店和青草茶小店鋪仿造老街,故事改編自當地阿公阿嬤的人生,近1.5小時的內容,演員皆以台語演出,並唱民謠、講四句聯和吟詩作對,不少當地居民看了頻頻拭淚,直呼「好想阿嬤!」
全劇演員一半以上是在地的阿公、阿嬤和中小學生的素人演員,劇情中專業演員及當地阿公阿嬤演員的真情流露,把恆春半島的生活和常民文化安排進故事裡,從演到嫁娶女兒的離別時刻唱起「牛母伴」,讓許多人眼眶泛紅,還有北上工作生活的心境、打招呼的習慣用詞和講話方式等各種橋段,看戲彷彿看著自己及家人的一生,也從頭認識和理解了民謠和這塊土地的關係。
精采的演出讓屏縣長潘孟安從頭看到尾捨不得提早離開,勾起許多他的回憶和青春影子,大贊這些阿公阿嬤傳藝師雖不是專業演員,卻能勇敢演出自己的故事,獲得全場鄉親的歡呼與感動,證明了越在地越國際。
屏縣府文化處指出,文化產業絕對是屏東縣的重要資產,將努力把這齣民謠戲劇帶到文化中心或演藝廳演出,並期盼能登上大舞台成為售票戲劇,讓更多人愛上恆春月琴與民謠,也持續在「半島歌謠祭」找出更多永久傳唱的不同可能。
《半島風聲,相放伴》素人演員搭配專業演員唱出民謠新高度。(記者蔡宗憲攝)
《半島風聲,相放伴》半數都是恆春素人阿公阿嬤演員。(記者蔡宗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