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去年旅客量破4600萬人次 桃機估2023年前可負荷6000萬人次

桃園機場公司今以「智慧機場之機遇與挑戰」為主題,邀集世界各國機場專家舉辦論壇。圖為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記者叢昌瑾攝)

桃園機場公司今以「智慧機場之機遇與挑戰」為主題,邀集世界各國機場專家舉辦論壇。圖為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記者叢昌瑾攝)

2019/10/17 12:33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據統計,桃機2018年旅客量突破4600萬人次,遠超過桃機限有負荷能力,外界擔心,三航廈工程三度流標,桃機在2023年完工前是否能負荷逐年成長的旅客量。桃園機場董事長王明德表示,到2023年還有5年時間,相信桃機配合智慧化升級,是可以負荷的。

桃園國際機場適逢開航40週年,桃機公司今明兩天舉辦2019機場論壇,並邀請國際機場協會(ACI)、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香港赤鱲角、韓國仁川、日本成田、關西、德國慕尼黑等標竿機場專家,共同探討新世代智慧機場的未來與樣貌,以及機場各單位的挑戰與因應。

交通部次長祈文中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桃機第三航廈正在不影響功能的原則下做精進,若按原設計,台灣市場顧慮的恐因預算問題,沒有團隊承接,希望桃機跟設計顧問可共同思考,在原預算下,達到效能,並在2023年完工,2024年投入營運。

祈文中說,目前設計團隊已提出初步想法,行政院也很重視,已召開過三次工作會議,明天桃機公司將先和交通部長林佳龍報告。

外界也關心,在2023年第三航廈完工前,桃機是否能負荷逐年成長的旅次?桃機董事長王明德表示,今年過年期間,最高人次達到1天16萬4千人,代表現有基礎可以容納這樣的量,只是要有很多人加班,若以「天天過年來看」,1年約可容納6千萬旅次。

王明德說,從2009年到2018年,每年成長約230萬旅次,去年達4600萬,到2023年還有5年,4600萬加上5年約成長1150萬旅次,但仍少於天天爆滿的6000萬旅次,配合智慧化的升級,目前桃機是可以負荷的。

今年的論壇主題為「智慧機場之機遇與挑戰」,王明德表示,桃機距離正式啟用的1979年,今年已然走過40個年頭,適逢開航40周年紀念,如今桃園機場在各項營運數據的表現上都有巨幅成長,2018年旅客年運量達4653萬人次,相較開航當年足足成長了11倍,而根據ACI資料,2018年超過230萬噸的國際貨運量也高居全球第5名。

王明德說,台灣在地理位置上的樞紐地位,智慧機場絕對是主流趨勢,隨著科技的進步、5G世代的來臨,桃園機場與時俱進地改善軟硬體機能,致力發展智慧化科技,整合機場的資訊,藉由協同整合決策系統的建立,以提升機場的經營效率。

他也提到,第三航廈目前已完成基本設計,預計在2020年完工後投入營運,未來在智慧機場的建置設施,無論是生物辨識系統、3D掃描儀及BIM的應用,未來都將在第三航廈實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