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輕軌在老街設站 民眾憂擋到媽祖視野
淡海輕軌藍海線的第二期路網預計2024年完工,圖為去年底通車的綠山線。(記者陳心瑜攝)
〔記者陳心瑜/新北報導〕淡海輕軌藍海線的第二期路網規劃捷運淡水站連接漁人碼頭,預計2024年完工,由於淡水老街路段將採取列車與汽機車共用道路的「C型開放路權」,居民質疑「老街寬僅12米,列車駛入恐更擁擠」,道路服務水準更糟,在說明會鼓譟「不要蓋」。更有民眾說,淡海輕軌在老街福佑宮廣場前設站,恐擋住媽祖眺望觀音山的景致。
市府捷運工程局副局長詹榮鋒說,通車後,老街交通維持現況,包括汽車單向、機車雙向通行,維持單雙月單側路邊停車格、卸貨區,維持假日交通管制。
新北捷運工程局今天晚上舉辦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基本設計老街場說明會,約兩百名民眾湧入會場,發言踴躍,幾乎都說「列車不應開入老街」。
詹榮鋒特別在說明會開始前,播放土耳其伊斯坦堡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路面電車影片,強調人車混和通行的列車能夠融入古城景觀,共用車道也可提升道路容量。並強調通車後,由於採C型路權,列車行駛間,前後都可以有人車照常通行。
當地里長指出,老街(中正路)部分路段路基不穩,曾經因污管工程發生地層下陷,且多數建物屋齡超過半世紀,更不要說還有古蹟福佑宮,列車駛近恐影響兩側建物安全,且現在商家卸貨時,都會影響交通,不敢想像未來還有列車占用3.2米的路幅。
詹榮鋒解釋,工程第一年會分段處理路基、管線問題,消除掏空疑慮,也會留設卸貨區。
新北捷工局解釋,B型隔離路權為路段部份與外界隔離、部份與外界交通混合行駛的軌道配置,如已通車的淡海輕軌新市鎮路段;C型路權採用一般人、車混合行駛的軌道配置,如香港電車。
對於民眾質疑,老街已經夠擠了,能否本段改走河邊?捷運局回應,現有河岸為防汛道路,只開放供行人通行,沿線商家與居民車輛仍須由老街進出,因此輕軌無法走河岸,更將衝擊河岸景觀。
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完工後,將串聯台北捷運淡水站到淡水老街、紅毛城、滬尾礮台和漁人碼頭等觀光景點,全長4.4公里,共有V21、V22L、V22R、V23、V24、V25等6座平面車站,全長約4.4公里,仍在基本設計階段,尚未正式命名。
藍海線第二期初步規劃大部分為C型路權,V21在捷運廣場設站、起於中山路與中正路(淡水老街)交叉口,上下行軌由此分為「中山路、文化路段(台二乙線)」及「淡水老街」,採單軌布設,文化路與中正路才併為雙軌。僅中山路段為B型路權,其餘初步規劃為C型權。
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部分路段(包含淡水老街)將採取列車與汽機車共用道路的「C型路權」,一般人車可混和通行。(新北捷運局提供)
淡海輕軌藍海線第二期基本設計說明會沙崙場今天晚上在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1樓演藝廳舉辦。(記者陳心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