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的延壽良帖 斥資36億阿姆坪防淤隧道入口曝光

斥資36億的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入口首曝光。(記者李容萍攝)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斥資36億5800餘萬元、列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於去年4月開工,打造長約3702公尺、斷面寬約8公尺、高約7公尺的隧道,做為抽泥及沖淤通道,每年約可增加水庫64萬立方公尺的防淤能力,以及增加水庫每秒600立方公尺排洪量,被稱為石門水庫的延壽良帖,目前工程進度約17%,預計2020年底完工。
偌大的隧道工程難度高,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24日辦理「石門水庫清淤工程及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行政透明宣導」活動,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入口處外觀才首次曝光,與會者見證整個工程的艱鉅、浩大。
石門水庫於1964年啟用,是全台第一座多功能水庫,原設計3億噸庫容,但因水土保持等因素,現今僅剩3分之2約2億餘噸庫容;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結合抽泥與水力沖淤,具備輸泥管道、沖淤通道、運輸便道、排洪隧道四大功能,除可減少石門水庫中游淤積,提升水庫整體防淤能力,另可增加排洪量,提升水庫防洪能力。
北區水資源局表示,此工程平日利用架設於隧道上方的輸泥管,將上游抽泥船所抽的泥砂透過輸泥管送至水庫下游設施篩分,其中有價料外售再利用,無價料暫置於沖淤池,颱洪期間利用洪水進行沖淤使淤泥回歸大海,利用隧道排砂可避開傳統疏濬運輸車輛對周遭交通影響,同時結合水庫減淤、資源再利用、防洪以及減碳,為一條多功能隧道,堪稱工程創舉。

斥資36億的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入口首曝光。(記者李容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