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砍藥價原廠藥恐出走 健保擬保障藥品「地板價」

自二代健保上路以來,藥價逐年例行調整,卻陸續傳出原廠藥因不堪藥價遭砍將停止供貨的消息。圖為百憂解。(資料照,藥師公會提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自二代健保上路以來,藥價逐年例行調整,卻陸續傳出原廠藥因不堪藥價遭砍將停止供貨的消息,近日更傳出抗憂鬱藥物「百憂解」和抗生素「泰寧注射劑」將停止供貨,不過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對此澄清,指泰寧注射劑會持續供貨給合約院所,百憂解也至少會供貨到今年底。健保署也提出檢討措施,擬保障藥品「地板價」至少2元以上。
《蘋果日報》報導,自2013年二代健保上路以來藥價逐年例行調整,最新一次共調降7470項藥品給付價,調升品項66項,平均調幅3.5%,每年可替健保省58.3億元,下月起將開始實施,日前則傳出「百憂解」和「泰寧注射劑」都將停止供貨的消息。
不過健保署長李伯璋對此澄清,指藥廠代表日前表示並沒有退出台灣市場,而是通知通路商的誤會,其中泰寧注射劑並未說要退出台灣市場,合約院所將持續供貨到明年,至於百憂解也至少會供貨到今年底,不過兩家藥廠也提出,希望健保能給予價格保障,就可持續供貨。
針對健保藥價調整機制,李伯璋坦言確實不夠細緻,並指該署將檢討、整理哪些藥品價格偏低、近年要價變化、是否有學名藥可取代等問題,並在累積足夠數據後,研擬制定藥品的「地板價」,初步預計約2到3元,避免「藥比糖果便宜」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