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道路環評卡關 環保署證實:環評委員事後被恐嚇
爭議長達22年的淡北道路規劃案環評,3月13日進入環評大會審查,因環評委員認為新北市府對於大眾運輸運量、周遭民眾生活環境衝擊、文化景觀、生態衝擊等評估不足,要求補件再審,但環評委員會後傳被民眾恐嚇。(資料照)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爭議長達22年的淡北道路規劃案環評,3月13日進入環評大會審查,因環評委員認為新北市府對於大眾運輸運量、周遭民眾生活環境衝擊、文化景觀、生態衝擊等評估不足,要求補件再審,但環評委員會後傳被民眾恐嚇。
環保署綜計處長劉宗勇今天證實,近日支持開闢淡北道路的民眾不斷以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騷擾多位環評委員,進行人格攻擊,部分言語已游走恐嚇邊緣,環保署強烈譴責,必要時將採取法律行動。
劉宗勇表示,公開參與是環評審查過程重要的一環,環保署訂有「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旁聽要點」,針對重大案件也有開放直播,尊重團體及居民旁聽環評會議並表達意見的權利,也期望在和平、理性的情形下進行科學性、客觀性的討論。
此開發案預定路線沿淡水河右岸紅樹林至竹圍路段後轉台北市大度路,大致呈南北走向;北起淡金路與中正東路交叉路口,南迄台北市大度路三段、立德路交會點,路線大致沿台二線、捷運淡水線與淡水河右岸間路廊布設,全長約5.4公里。
全案於1996年開始規劃,當時採高架設計,2000年被環評大會駁回;2008年7月台北縣政府宣布繼續推動興建淡北道路,改以沿河平面道路,2011年6月環保署有條件通過環評,但環團認為環評會議沒有完整評估對紅樹林生態的衝擊,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行政訴訟,2013年9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環評結論。2015年新北市政府重新送件審查,並進入比較嚴謹的二階環評審查,去年8月23日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第一次初審,環評委員要求補件說明對生態、交通衝擊等影響,新北市去年11月底前再送審,去年12月環評二階初審建議通過,3月13日進入環評大會審查。
當天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到場,議員、環團也出席陳述意見。經過冗長討論,環評委員質疑新北市政府評估未來淡海輕軌加上淡江大橋的大眾運輸率在130年可達59.4%,還有增加竹圍路廊進入大度路約5.98%交通量過於樂觀,對於市府提出對紅樹林生態、文化資產、周圍相關計畫之相容性,仍有疑慮,委員也希望新北市府評估縮小開發規模、設置單線公車或BRT專用道可行性,要求補件再審查。